环保志愿者在杭州湾湿地探访。
▲出发前,活动主办方领导与志愿者合影。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年一度的“环保·故乡·山江海”再度出征!昨天上午,东南商报总编辑王存政向探访志愿者授旗,志愿者们第一站去的目的地是杭州湾。
“环保·故乡·山江海”活动到今年已是第六届,这次的主题是“蓝色海岸生态行”,由市生态办、东南商报、宁波电视台和中国宁波网联合举办。今年,甬台温三地继续联动,沿着绵延千里的东海海岸线,探访三地的海洋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生态文明。
这是为保护海洋发出的一次号召
昨天上午,阳光明媚,志愿者们早早地就来到东南商报社楼下集合。志愿者大多都来自宁波市“生态之友”环保志愿服务大队。“在这样春暖花开的季节,能够参与海岸线的探访,这让我们非常期待。”
为什么将今年的主题锁定在海洋上?市环保局纪检组长吴建伟说,我们知道,目前全球有超过40%的人口生活在沿海,人类正以十分惊人的速度消耗着海洋资源,尤其是沿海地区工业发展迅速,沿海企业入海污染物排放增多,导致海洋环境现状堪忧。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增强海洋环保意识,再也不能以一种索取无度、肆无忌惮的态度对待海洋。
“‘蓝色海岸生态行’,本身就是对保护海洋发出的一次号召与倡议。”吴建伟说,我们相信志愿者们将在活动中传播海洋生态文化,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示范带动全社会来关心海洋,参与环保,促进人与海洋和谐发展。
将评选“最美丽沙滩、岛屿和渔家乐”
记者从活动组委会获悉,今年的活动将用3个月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主打的活动是蓝色海岸生态探访系列活动,也就是由市生态办与本报组织“生态之友”环保志愿者,和相关环保专家、媒体记者一起去探访三地海岸线,看看那里的企业污染治理、沿海工业园区环保现状、沿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绿色养殖、海洋生态旅游、海洋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等,弘扬海洋环境保护理念,揭露污染海洋、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
此外,还将开展“环保科普图板进社区”、“环保宣传图板进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乡村”、“环保电影进农村”等主题活动,并专门制作一套适合农村的环保科普幻灯片,在电影放映前播放。
值得期待的是,今年还要举办“最美丽沙滩”、“最美丽岛屿”和“最美丽渔家乐”等评选。宁波评选出的“最美”,还将参加三地最后的总评选,角逐甬台温“最美丽沙滩、岛屿和渔家乐”。如果市民有自己中意的“最美丽沙滩、岛屿和渔家乐”,请向我们推荐。
地理杭州湾
打开任何一幅中国地图,即使是很小比例的地图,人们都很容易发现,在圆弧状的东南海岸线上,有一只面朝太平洋的“喇叭”,这喇叭形的海湾就是著名的杭州湾。
探访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离海岸线越来越近,大家的脸上打着越来越多的清冷的海风。
大家兴致勃勃地聊着杭州湾,就涌起一个疑问,这个巨大的“喇叭”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脚下土地和它的成因有关系吗?
杭州湾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给了肯定的回答:“的确,杭州湾的形成与长江三角洲的伸展和宁绍平原成陆密切相关。”
他说,其实在古时,杭州湾口和长江三角洲原都是一片浅海。如果以现在海拔四至五米等高线来推断,当时钱塘江口以北的海岸线大致在吴兴、德青、杭州一带的浙西山麓,以南的海岸大致在萧山、绍兴、余姚、奉化一带的浙东山麓,慈溪的山丘还是在海中的岩岛,宁波平原则还是小型的海湾。
“后来呢?”大家的好奇心被吊了起来。这位负责人继续说,以后由于长江三角洲南沙嘴的发展和钱塘江北沙嘴的成长,逐渐连接封闭而成太湖地区的古泻湖。后来又由于泥沙的逐渐淤积就形成了钱塘江北岸的杭嘉湖平原。而在南岸,由于海潮带来长江入海的淤泥和浙东山岭冲刷下来的泥沙,淤积成宁绍地区的姚江平原,并将许多海中岩岛连成陆地,从而使杭州湾逐渐成为喇叭状的河口。
“其实,我们现在所在的杭州湾南岸的海涂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该负责人说,钱塘江上中游泥沙逐年下泄,同时更多的近岸海流也不时挟带泥沙,在沿海潮汐的顶托下,沉积于杭州湾南侧地势平缓的河口及海岸附近,并逐步淤高形成海涂。当海涂淤到适宜的高度时,人们便在其外围修筑围堤挡住海水,在堤内进行围垦。
“慈溪围海造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以前,随着民间垒土筑堤的深入,到11世纪以后,民间筑塘围垦更加频繁,经过700多年的修建已经形成:周塘、潮塘、解放塘、八塘、九塘、十塘,有的地段已修筑至十一塘,480公里的海塘新旧交替,达664平方公里。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杭州湾湿地公园就处于十塘和十一塘之间。”
湿地杭州湾
此次探访,最让志愿者期待的当然是杭州湾湿地。“杭州湾湿地中心总面积43.5平方公里。已经建成的一期占地面积5000亩,总投资约1.3亿人民币。”慈溪东亚杭湾湿地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伟介绍说,它也是由全球环境基金(GEF)和世界银行合作支持下东亚海陆源污染消减基金的第一个项目,是集湿地恢复、湿地研究和环境教育于一体的湿地生态保护和旅游区。
那怎么样的土地叫湿地呢?很多第一次到这里的志愿者都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宁波环境监测中心的水生生物专家,志愿者胡建林自告奋勇为大家做起了科普宣传。“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胡建林说,慈溪市杭州湾湿地是中国八大咸水湿地之一。
湿地最大的特色当然就是水。在杭州湾湿地里,志愿者们一眼望去,看到的基本上都是一条一条的水道,有的相连,有的则没有。“湿地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调节水源。”胡建林说,也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净化水质是其一个重要功能。
“其实,在杭州湾湿地里就有一块湿地叫工程湿地,这块湿地的作用就是试验净化水质。”徐伟说,他们把附近水质比较差的三八江水引进来。“水从进来到出去,要经过沉淀池和水生植物带。”其中,植物带上种植各种不同的净水植物。接下来再经过碎石拦截坝。“经过层层处理,进来的时候水质是五类,出去的时候就已经净化成三类了。”
随后,志愿者们坐上游船,穿行在芦苇丛生的水道里。船前不时有野鸭游弋,远处则常有飞鸟掠过。更让志愿者振奋的是,在经过一个名叫“巢林鹬归”的地方时,树林里突然飞起成百上千的白鹭、灰鹭、苍鹭、牛背鹭以及很多不知名的鸟类。“保护野生动物的多样性,这也是湿地一项重要的功能。”胡建林说。
“正是因为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我们这里成了世界级观鸟胜地。”徐伟说,到目前为止,已经记录鸟类167种。“这里水生植物众多,为鸟儿提供了越冬的食粮,吸引着鸟儿们在此停留栖息。”
在考察中,记者还发现,在湿地西北角出现十几头麋鹿,这些曾在中国土地上消失的珍稀动物出现在杭州湾湿地公园,着实让记者诧异。
湿地公园为何会出现麋鹿?徐伟告诉记者,“这批麋鹿是从北京引进,当时考虑到湿地环境非常适合麋鹿的生长,不过麋鹿的引进不会对生物链有太大的用处,仅仅是保护麋鹿这一珍稀物种。”记者了解到,去年湿地公园的第一头幼鹿顺利生产,这说明杭州湾湿地的环境非常适合麋鹿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