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北仑
北仑深化和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纪实
稿源: 北仑新闻网  | 2011-04-14 11:04:03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董 琳 通讯员 谌春常)“以前村财务小组监督范围有限,村民总会心存疑虑。自从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后,监督范围从财务监督扩大到了村务工作的方方面面。村干部做事要广泛征求党员和村民的意见,做什么、怎么做都受到了监督,村民民主监督地位明显提高。现在实行的村务监督‘十清单’制度更是细致清楚、简单明了,村监委会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好的发挥。”近日,霞浦街道山前村村民童大叔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后村里办什么事,我们都更放心了!”

  2009年10月以来,我区所有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大大地激发了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热情。近年来,区委对村务监督工作高度重视,把完善村级民主监督制度、加强村级公共权力监督作为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先后提出并实施了村务决策“四个一”制度和村务监督“十清单”制度,以统筹推进、综合治理的方法,努力解决基层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陈承奎表示,北仑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十清单”制度,是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作用的积极探索,不仅加强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了农村干群关系,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而且为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尤其是村民自治机制积累了宝贵经验。

  看图说话,照单干事,监委会让村务监督“结硕果”

  “在霞浦街道试点的村务监督‘十清单’制度,把村务监督委员会应该履行的监督内容、规范要求、监督要点、监督方法等内容浓缩为一张图表,监委会成员‘看图说话’,‘照单干事’,有效发挥了村务监督的作用。”区纪委常委柴善华向记者介绍,制度实施后,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履职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凸显了出来。据统计,去年全区205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共提出合理化监督建议1870余件,参与“十清单”监督事项共计3560余次。

  “‘决策程序监督’是‘十监督’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去年9月,我们就通过‘民主决策监督’平息了我街道一个村的一起低价出租事件。”霞浦街道党工委委员、纪工委副书记周兴才对记者说。

  去年8月的一天,突然有30多名书院村民集体上访到了街道,村民们带着怨气,愤愤不平:“没经过村民代表讨论、集体商议,凭什么擅自出租?这是违规!”街道纪工委领导立即在信访室接待了这些村民,一问才知,原来2009年下半年,该村个别村干部未经集体商议违规将一块3亩土地低价出租给了某厂。了解情况后,街道纪工委马上会同村两委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就村两委会开展村务工作违规造成群访问题,下达了印在红纸上的“整改通知书”。并及时召开了党员大会,共同商讨处理意见并形成了解决方案。而在整个过程中,监委会成员全程参与,充分做好了释疑和沟通工作,发挥了“监督员”和“调解员”的作用。“在9月30日下午的村民代表会议上对该方案进行表决,实到的39名代表,有34人在同意栏里签了名,通过了该方案,使此次事件得到较顺利的解决。”周兴才一边拿出有关这起事件的该村村级重大事项表决票,一边对记者说。

  在村务监督中,债权债务也是村民十分关心的。霞浦街道陈华村2010年末逾期未交各业承包款有30余万元。年底,村监委会在村民代表会议上通报了承包款拖欠情况,并结合年终财务收支结算在公开栏上予以曝光公示。“这样一公示,村干部和拖欠户都有了不小的触动。”周兴才告诉记者,目前,村里已收回了27.45万元欠款,既巩固了集体经济,又推动了村其他工作的开展,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制约权力,促进工作,监委会成了村务工作的“助推器”

  据周兴才介绍,村务监督和规范工作实施后,村干部普遍感到规范村务工作有压力,但压力变成了动力,他们主动规范村务工作,主动向村监委会和街道纪工委来咨询村务监督和规范方面的问题明显多了,党员干部纪检信访件明显减少了,在支部改选中,党员满意率明显提高。村务监督委员有序监督,既约束了村干部的权力,又促进了村干部大胆开展工作。

  在新农村建设中,大碶街道牌门村为整洁村容村貌,经村民委员会讨论决定,所有村内道路要路面硬化,方便通车,但因群众建房在先,有的屋弄间路面狭小,难以通行,有的私自围地种菜,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一定阻力。为使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得到落实,村监委会主动配合村两委会,主动上门沟通,做有关群众的思想工作,最终使该项工作顺利推进。

  “虽然我们村干部的权力受到制约,但只要我们行得正,按规定办事,有监委会的监督,反而会促进我们工作的开展。”霞浦街道山前村党支部书记童祖安说。

  “原来村干部出问题,多是在村务‘暗箱操作’中发生的,现在有监委会监督制约村干部,各类苗头性问题都得到了及时纠正。这样一来,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推进,村干部接受监督的意识得到了加强,村级监督无力、无序等问题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区纪委副书记陆浩杰告诉记者,2009年和2010年区纪检监察机关受理涉农信访举报件分别较上年同比下降25.2%和23.5%,全区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分别较上年同比下降23.4%和40%。

  化解矛盾,密切关系,监委会为干群搭起“连心桥”

  “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干群之间发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言而喻,畅通了民情和民意,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其实早在2008年,我区便在新碶街道试点实施了村务民主议事决策‘一事一议一签一公开’制度,一个问题表决一次,签名一次,公开一次,所有书面材料以台账形式保存,有据可依,有账可查。”陆浩杰说,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为“四个一”制度的深化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四个一”突出村民主体地位的作用在新碶街道向家村得到了充分体现。向家村老年活动中心北面有6亩三产用地闲置,村两委会提出将这块地建成三产房出租,但是建房需要投资上百万元,开支太大,村里无力承担。该方案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后,被村民代表否决。土地闲置又会造成资源浪费,村两委会再次提议,将该地块临时出租,每亩地每年收2万元租金,等村里具备实力后再建三产用房。村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方案更切实际,村民代表全票通过并实施了第二套方案,一年就为村里带来了12万元的收入。

  “以前村干部说什么,村民不太相信。经过监委会的监督和核实后,再向村民讲述情况,村民就愿意相信了。村干部身正不怕影子斜,放开手脚为民办实事,干群关系自然就好转了。”牌门村党支部副书记陆琪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牌门村一位村干部家里条件较好,平时在办理村务和外出办事时,总是会用私家车拉着村干部或群众一同前往。村里有些人觉得该村干部的汽车汽油费等可能在村里报销。监委会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进行了调查,仔细核对有关账务,并没有发现问题,该村干部每次外出办事从不报销油费、餐费、通讯费。监委会及时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了群众代表,消除了村民对村干部的误解,维护了村干部的威信。

  牌门村是个仅有120多户人口的小村,前几年,村民们就觉得村里的祠堂已经十分陈旧,想修缮一下,而祠堂又位于村子中心地带,一有祭祀活动,附近的村民就会受到不小的干扰,不能很好地休息。村监委会收集到村民的意见后,向村两委会进行了反映。经过两委会提议,村民代表决议,确定了选址地点,决定在离村口较近、距村民集中居住区较远的河道旁新建祠堂。如今,新祠堂已经建好,村民们欣喜不已:“新祠堂为祭祀活动提供了更好的环境,而且交通方便,不用再钻以前的小弄堂了。”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