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上世纪40年代 宁波版“潜伏”在余慈地区上演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4-21 09:28:24

张沂南讲述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家住金地小区的退休教师张沂南,每年会去余姚大隐的一些烈士墓祭扫,今年自然也不例外。“我是看望那些和舅舅一样,牺牲在战火纷飞年代的英雄,并要告诉后人今天的日子来之不易。”她说。

  张沂南的舅舅黄明,原名金达,余姚东南街道金岙自然村人,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南山县梁弄区特派员兼沿江区特派员、中共余上县特派员,1947年3月被捕,同年8月10日在梁弄英勇就义。在这5年多时间里,还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潜伏”故事。

  入党,19岁领导群众斗争

  张沂南母亲的第一任丈夫,是曾任四明地区南山县县长、中共四明地委工委副书记朱之光的二哥,也曾担任地下联络站的通信联络工作。从小就耳濡目染党的事迹,金达也早早地加入了共产党。

  “金达加入共产党的时候,只有17岁。”因为当时加入共产党有生命危险,家人也都反对过,但金达毅然加入组织,参加了民运工作队,在左溪、燕窝等地开展工作。很快,金达出色的组织能力被看中,此后被派往雅贤乡等地开展民运工作,同时出任联络站站长。

  金达的频繁动作,逐渐被日军和伪军注意,先后两次被捕,但金达凭着对家乡地理的熟悉和机敏,两次越狱成功,脱身后继续开展工作。

  1944年,金达以19岁的年龄出任中共沿江区委组织委员,从事党组织、民主政权建设工作,领导群众开展反夺粮斗争,把敌人的粮食抢运到四明山区。

  潜伏,一个代号“新新公司”

  1945年,白色恐怖的阴云笼罩着浙东革命根据地。

  9月底,金达的家人随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北撤。虽然家人几次劝说,但性格倔强的金达还是服从组织的决定,潜伏敌后,化名“黄明”留守四明山区。

  从此,金达消失。余姚周巷(今属慈溪)八字桥小王家多了一家“新新公司”和一个叫“黄明”的年轻人。

  “新新公司”不仅是一个敌后的联络点,而且还肩负着领导全县斗争的工作。黄明时任余上县特派员。

  浙东纵队北撤后,国民党反动派很快发动大“清剿”。梁弄被占据后,黄明和其他同志迅速潜伏起来。在群众的帮助下,黄明多次潜入梁弄,重新建立联络点,恢复基层党组织。

  当时,潜伏的组织不仅要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清剿”,当地土匪也像把尖刀顶在地下组织背后。为了不暴露组织,黄明只身一人,进入到土匪管祥云的山头,几经波折后最终说服了土匪头子管祥云保持中立,不与党和人民为敌。

  1946年12月4日,黄明组织和参与了浙东游击纵队北撤后的首次军事行动“天华缴枪”。武装人员在姚北(余上)地下党员配合下,夜袭国民党天华乡警备班,缴获机枪1挺、步枪13支、手枪2支、子弹数百发。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