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奉化最大“城中村”拆迁改造纪事:十年难题今朝解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1-04-22 07:19:38

 

  办法总比困难多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真正走进斗门村,指挥部工作人员还是心头一沉。这里的情况太特殊了:房产性质复杂,13万多平方米的拆迁房屋中,有4万多平方米权证不齐,有的甚至是双无证房屋,政策处理难度大;历史遗留问题多,过去几次半途而废的拆迁,先后签下了数十户居民,其中一些安置补偿问题至今悬而未决;利益牵涉面广,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民宅出租及非住宅房经营收入较高,不少村民以此为生,担心拆迁断了生活来源;村里人居密集,1600多本村居民,还有5000多外来人口,造成拆迁过渡困难重重。

  “拆迁是民生工程,不让群众吃亏,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指挥部副总指挥张良君说,在村主要干部主动配合下,经过深入摸底调研,指挥部八易其稿,形成了房屋拆迁实施方案。

  过渡费、装饰补偿费、土地确权、祖传房屋、天井分割、分户认定、事实买卖及无证房产处置、安置房套型选择等难题,都有了对症下药的“方子”,一目了然。

  有了这套以人为本的拆迁政策,指挥部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让居民心里有一本明细账。

  拆迁伊始,指挥部就公告了2010年10月31日为签约截止期,并使相关奖励政策家喻户晓,确保先拆不吃亏、后拆无甜头,彻底消除部分拆迁户的观望心理。

  让村干部“参政议政”参与拆迁事务、设置举报电话和意见箱杜绝“暗箱操作”、“总指挥现场接待日”、政策快速处理小组跟踪“会诊”……一项项创新制度配套推进,让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

  为了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工作人员开始了“5加2”、“白加黑”的工作节奏。那段时间,指挥部每天有人累倒,多的一天有十多个人同时在医院打点滴。

  指挥部的一张工作表显示,工作人员上门最多的一户居民,从评估到签约,工作人员通过种种关系,先后25次上门做工作。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