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3万余尾罗非鱼投放月湖 用来遏制藻类的生长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4-26 07:31:29

昨天上午10点多,3万余尾罗非鱼跃入水中,月湖又一次春季投放鱼苗了。

  由于受到本月中旬一场突如其来降温的影响,今年投放鱼苗有些晚,不过鱼苗的个头却比往年都要大,食量自然也大,相信对遏制月湖藻类的生长非常有效。

  受天气影响,今年鱼苗投放有点晚

  本月初,由于气温一下子上升,月湖景区管理人员发现湖中藻类开始生长,湖水清晰度有所下降,于是迅速开始组织“清道夫”。没想到,月中气温反复太快,一夜之间就能降温摄氏10多度,就算当时投放鱼苗,存活率也会很低。上周,气温终于回升,根据湖水中绿藻的生长速度,管理部门组织了3万余尾个头在三四厘米的罗非鱼幼苗,于昨天投放月湖。

  今年投放鱼苗时,月湖水质清晰度已经只有八九十厘米了,以往几年投放时,湖水清晰度都超过1米。“这与今年春季气温落差较大有关。藻类的灵敏度很高,气温一高迅速繁衍,气温再降下来,它们也不会立即死掉,只是放缓生长的速度。”专门为月湖景区供应“清道夫”的王师傅告诉记者,鱼苗投放的最佳水温是20摄氏度左右,此时的存活率能达到90%以上。因此,相比月湖藻类的生长,今年的鱼苗投放确实有点晚了。

  调整鱼苗规格,功效依然不减

  时间晚了怎么办?月湖景区管理所根据水质情况,与王师傅进行了沟通,立即调整了今年所投放鱼苗的规格。

  “往年我们都是抢在藻类开始生长前,提早投入个头在两厘米左右的罗非鱼鱼苗。今年藻类先行一步有所动作了,我们就适时选择了大一号的鱼苗。”景区管理人员表示,三四厘米的鱼苗虽然也属于幼苗,但其食藻能力比以往投入的鱼苗要提高一倍左右。“来得晚,吃得多,后劲很足。”

  根据以往经验,月湖绿藻暴发的时间多在七八月份,到时,现在投放的这批罗非鱼可以长到12到15厘米,正是吞食藻类能力最强的生长期。“只要在夏季能够最有效地遏制绿藻的生长,今年月湖的水质就能得到保障。”景区管理人员表示,每年春季向月湖投放鱼苗,优化月湖的生物链,对于月湖当年的水质净化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一直很重视。

  月湖里都是“食藻鱼”,请市民多保护

  春季投放罗非鱼鱼苗很重要,但并不止罗非鱼担负着清藻使命,花鲢、白鲢、草鱼、鳊鱼也是食藻能手。景区管理人员会在发现绿藻有暴发征兆时,突击准备一大批由多种鱼类组成的“混编部队”,随时进入月湖,抗击绿藻、蓝藻等破坏月湖水质的藻类生长。

  “可以说月湖里的所有鱼类都是需要我们去保护的‘食藻鱼’,它们身上肩负的重任是每个热爱月湖美好环境的市民都有目共睹的,但总有人来偷捕、偷钓,这种违法行为没消停过。”景区管理人员说。

  有市民提出疑问,每年夏末季节,景区的养鱼承包人都会从湖中捕捞一批大鱼,为什么就不能让别人去月湖捕鱼呢?记者了解到,养鱼承包人每次捕捞时所用的渔网网眼特别大,是根据鱼的个头来特别设定的。“这些鱼进入老龄之后,将降低对水质的净化作用,所以需要被捕捞。之后再投入新的鱼苗进行补充,这样不断循环生长的生物链,能更好地清洁月湖。”景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而那些偷捕、偷钓的不法分子,使用的渔网、钓具往往会将食藻能力正强的鱼儿、甚至鱼苗都一网打尽。一旦这批鱼种大量消失,那么就很难再组织起有效的“灭藻”力量,月湖的水质可能恶化。

  为保护月湖水质,景区管理人员呼吁市民自觉爱护月湖食藻鱼,同时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月湖偷捕、偷钓行为的打击力度,让月湖——这张宁波城市的名片永远靓丽。

  宁波晚报记者吴震宁 通讯员郁兰

  相关链接

  1999年,月湖景区管理所组建。2000年夏初,月湖水域开始专项治理。2002年夏,景区请来专家“号脉”,专家组建议:月湖水域生物链瘫痪,使水体失去自净能力,要从根本上治理,须将湖区有条件地承包出去养鱼,恢复生态平衡。2003年,湖区承包了出去,开始再造生物链。

  此后数年,月湖水中含磷量明显下降,夏季一般不会暴发蓝藻,湖水清晰度常年保持在1米以上,达到了3级以上的水质标准。然而从前年夏季开始,月湖绿藻再度暴发,这其中除了月湖水体内淤泥沉积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与大量的偷捕、偷钓食藻鱼现象有关。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