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揭开浙东游击纵队兵工厂吉祥寺的神秘面纱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4-26 09:56:58

修械所纪念碑

竹林深处的吉祥寺(修械所遗址)

  -红色记忆

  上周,记者在余姚新四军研究会会员顾振志、余鲍陈村村民汪小琴带路下,辗转山路1个多小时,来到位于余姚陆埠镇虹赤岭山坳里的吉祥寺。

  吉祥寺,原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修械所遗址,为浙东纵队修理改造武器,并供给枪、炮和手榴弹等。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首游击队之歌唱出了当时我党军队武器的主要来源,但在四明山革命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修械所已能自制枪炮。”顾振志介绍道。

  设备简陋,用雨伞钢丝来修枪

  1940年,朱连根等3人组成的修械小组,带着一块铁板、一把虎钳、几把榔头、锉刀随部队从上海南下到“三北”,修枪配件。

  “在浙东纵队,当时的装备数量非常少,而且质量差。”顾振志说,部队里除了老套筒、汉阳造(清朝时仿德国毛瑟1898步枪),很少有其他武器。新兵只能背大刀,有的甚至徒手和敌人搏斗,即便是主力部队,每人也只能配备十发子弹,导致战斗时不少战士都紧着用子弹。

  敌军修理制造武器用的是机床机械,修械小组用的却是锉刀。能修的还好,有些要更换零件才是最困难的。有这么一个故事:一批步枪的撞针断了,要寻找替代物。修械组的人看到雨伞的细钢丝,就把钢丝截断加工,装在撞针处焊好,就可以将就一阵子了。

  1942年初,修械组扩大到8人,改叫修械所。

  人手增加,能修的武器尽量全部修理。但随着战事愈加紧张,枪支损坏、缴来破损的武器越来越多,武器告急。

  不畏艰险,多名同志受伤牺牲

  1943年,修械所挺进四明山,这时已经开始试制手榴弹,改造迫击炮,成为名副其实的兵工厂。

  当修械所为手榴弹、子弹的火药发愁时,姚北海边传来个好消息:发现日军封锁杭州湾埋设的数个水雷,一个水雷约有两三百斤炸药,一斤炸药能装七至八个手榴弹。

  在当地几十个百姓的帮助下,水雷从姚北抬到修械所。

  水雷雷管炸药都在,一不小心随时都会爆炸。修械所的一些老师傅都没接触过水雷,甚至不知道它的构造,大家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当时是一个叫夏林生的年轻战士自告奋勇要求拆雷。”顾振志说,“真没法描述当时的紧张,但肯定比香港电影里的那种拆弹场景危险。”最终,水雷被成功拆开,炸药都倒了出来。

  并不是每次制造武器都那么幸运,有记载,在陈天龙村装配手榴弹时,曾发生炸药爆炸事故,炸死炸伤3位同志;在大庙外试验八二迫击炮弹,发生膛炸,当场牺牲了5位同志。

  水平提高,自制新武器歼敌千余人

  修械所在四明山区期间,修造水平不断提高。1945年,修造所开始自制六零炮弹和枪榴飞弹。

  “修械所的武器制造能力,不仅解决了主力部队的供给,甚至还给民兵和地下自卫队提供部分武器。”顾振志说,修械所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浙东纵队的武装水平和战斗力。

  1945年春天,五支队机炮中队新缴获一批八二迫击炮,应炮兵要求,将八二炮改为平曲两用的迫击炮。修械所在两周内完成改造任务并在后来的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时,浙东纵队用修械所制造的新武器,特别是迫击炮平射,把投敌的田岫山部队的碉堡一个个炸开,歼敌1000余人,10天消灭田岫山部队。

  9月底,兵工厂根据区党委指示,开始北撤。修械所(原吉祥寺)后被反动派烧毁,后来当地居民又在原址基础上重建吉祥寺。

  宁波晚报见习记者罗湘波/文张柯/摄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