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朱敏投资的聚光科技成功登陆创业板,一家市值近百亿的高新技术企业诞生的同时,赛伯乐的投资账面浮盈20亿元,成为最大赢家。今年63岁的朱敏,满脸皱纹却充满热情,笑容爽朗。4月24日,“春回燕归·精英峰会”在宁波举行,会议间隙,他和记者聊起了他投资和创业的故事。
人物名片朱敏,宁波人,赛伯乐(中国)投资基金董事长、美国NEA基金投资的合伙人。1969年到市郊农村插队,1982年,在浙江大学读管理学硕士。1984年,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公派出国留学生,被派往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博士。1990年创办了Future Labs软件公司,是全球最早开始做多点式资料协同处理软件的公司之一,随后因微软推出功能相同的免费软件,遂将Future Labs以13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同年,他创办了专注视频产品的软件公司美国网讯,于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以3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国际通信巨头思科。最后,回杭州创办赛伯乐·中国投资。
首笔500万“风投”换来300多倍回报
“2002年,我给他们500万,这次在创业板上市了给我们带来300多倍的回报。”朱敏在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说。
“8年前我的企业刚在美国上市,我迎来了两位浙江老乡,他们说服我投资环保行业,投资今天大家熟知的物联网,当时我被他们的激情与梦想打动了。”朱敏说,2001年,他认识了姚纳新、王健,(两人现在分别是聚光科技的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其中姚纳新是地地道道的宁波人,伯克利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双硕士,曾任阿里巴巴美国公司负责人)。
当时姚纳新在硅谷摸爬滚打了数年,正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研读史隆硕士课程管理,与王建相识后决定成立一家公司,姚纳新怀揣着创业计划书找到了同在硅谷的宁波同乡、斯坦福大学校友朱敏。一共谈了三次,只花了一周时间,朱敏就决定一次性投给他们60万美元(约500万元人民币)。随后,姚、王两人回到杭州创业。
2002年3月,两人与朱敏、YUEN KONG在美国共同设立了FPI(US),控股聚光科技的前身“聚光有限”。当时,朱敏是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入股,投入的500万元占“聚光有限”的11.905%股份。
聚光科技发展迅速,一种形象的说法是:中国每10根烟囱里,就有一根装的是聚光科技的检测设备。过去的9年时间,聚光科技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长,直至坐上中国高端分析仪器行业的头把交椅,堪称“火箭速度”。
在聚光科技24名股东中,由朱敏及其关联人控制的法人股东为香港富盈、绍兴龙山赛伯乐、杭州灵峰赛伯乐三家,系公司股本结构中唯一的一致行动人。上述三者分别持有聚光科技16.45%、1.61%、1.61%股份。根据“以1美元注册资本对应90元作为增资价格,共注资1.6亿元”计算,本次股权变更中朱敏旗下3家公司的账面投入为1.07亿元。
“投资不光看项目,还要看人。我们一直看好环保和安全检测行业,看好他们两个创始人和团队。”朱敏告诉记者,从创业初期的天使投资到2009年最后一轮投资,赛伯乐都是“雪中送炭”,第一笔投资投下后,又以多种形式数次注资,而2009年那笔投资是在创业者最困难时伸出双手推了他们一把。
其实,从聚光科技顺利改制和海外回归国内上市,到选择中信证券为保荐人,再到引入工程院院士和浙大著名教授为独立董事,每一步都有赛伯乐的汗水。“聚光科技实际是我们围绕‘人才+资本’进行投资的典型成功案例。”朱敏对这笔投资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