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奉化
奉化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呼唤规范
稿源: 奉化日报  | 2011-04-26 11:37:10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大批青壮劳力外出谋生打工,加之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村中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日渐多了起来。于是,居家养老院、居家养老服务站这些民办养老机构在农村应运而生。这些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办得如何?记者日前走进几家农村民办养老场所和市民政局,进行了一番探访。

  农民办起养老服务站

  萧王庙街道棠岙村的村中街路旁,有一个取名为棠岙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场所,办这个养老服务站的是一个名叫周燕萍的棠岙村村民。

  前几天上午,记者来到棠岙村居家养老服务站,见站里共居住着3男8女11位老人。

  周燕萍对记者说,棠岙村是个大村,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达1000余人。这些老年人的子女大多外出谋生,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年高体弱,生活不能自理,急需有人照料。于是,她和丈夫商量后,租了临街的150平方米平房,投入近4万元,买来了12张床、被褥和电视机、床头柜等生活设施等必需品,于去年11月20日办起了这个养老服务站。

  周燕萍说,刚办起时,前来养老站养老的只有2位老人,现在已有11人,他们中年龄最小的78岁,最大的92岁,他们中有的患中风,有的下肢瘫痪,她除了一日三餐让他们吃上热饭菜,还要照顾他们起居,帮他们洗头、洗澡、剪指甲,还要请医买药。说到收费,周燕萍说,刚办起每人每月收取生活费和护理费600元,现因物价上涨,从2月份起每人每月收取700元。

  周燕萍表示,养老服务站开办5个月来,无论是寄养的老人还是他们的子女,对这里的寄养环境和生活照料都是满意的。从今年2月份以来,溪口、城区都有人来联系要寄养老人,但由于养老站场所、床位有限,给她都一一回绝了。

  民办养老园站良莠不一

  上星期三下午,记者来到市民政局了解农村民办养老场所的情况,上两年分管这方面工作的副局长曹孟定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曹孟定说,包括棠岙村去年新开办的这家养老服务站,我市现有农村民办养老场所7家,分布在溪口、莼湖、萧王庙等地。前年下半年,他们专门派人对这些农村民办养老场所进行调查,发现问题较多。开办收养老人的场所,房屋质量需要有建设部门认定的安全鉴定书,还有消防部门核发的消防许可证。但当时被检查的7家单位都没有这“一书一证”。一些院站规模小,设施简陋。有的还存在着严重安全隐患。如在检查时,有一家养老站为防止痴呆老人外出,竟在院子的铁门上加锁,一旦发生意外,房里的老人不能进行及时疏散。有的还男女混居一室,极不规范。为此,他们从前年下半年起,会同公安等部门,对农村养老场所进行了专项整治。到去年9月,经整治达标,向民政部门申请办理非企业登记手续的,也只有莼湖镇漂溪颐乐院一家。

  农村民办养老场所亟需规范

  曹孟定说,兴办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政部门,欢迎、倡导社会各界兴办各类养老场所。但是,兴办这类养老机构和场所,是有条件和门槛的。这就是供老年人住养的房子安全质量和消防设施,一定要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其次,在规模上,要在30张床位以上。只有达到这些条件和标准,非营利性的业主才能向民政部门申请办理民办非企业登记手续,如营利性的,需向工商部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曹孟定对记者说,目前我市农村多家养老服务场所硬件、软件都不达标,需要整改、需要完善,使之更规范,从而更好为居家老人服务。

  在采访结束时,曹孟定对记者说,目前全市各个行政村都设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各个村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发展农村老年社会福利事业中应发挥积极作用。有条件的村,那里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可以利用村里现有的集体房屋或新建房屋,兴办养老场所,把本村有需求的老年人接纳进来集中供养。当然,还可开展其他服务项目,如向居家老人提供日间托养、短期寄养、配送餐等服务,建立集供养、寄养、社区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使农村的居家养老服务更臻完善。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