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乐山上的香山别墅就是当时的白公馆。 记者 孙肖 摄
重庆,抗战时期曾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历史名城之一,是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留下不少革命遗迹。许多宁波籍共产党人也活跃在那里,卢绪章就是一位“名气较大”的潜伏者。
4月21日至24日,由团市委、市关工委、东南商报发起的寻访“红歌唱响的地方”新闻采风活动进行了第四站探访,目的地是历史文化名城重庆。
红岩村重温“周恩来在重庆”的日子
一到重庆,志愿者们直奔位于嘉陵江畔的红岩村,这里原名红岩嘴,因其地质成分主要为侏罗纪红色页岩而得名。上世纪30年代末,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就设在这里。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作为中共代表的周恩来,以及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叶剑英、王若飞、邓颖超等同志也相继抵达,组成了以周恩来同志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当时的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也设在红岩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都在此办公住宿过。1945年,毛泽东从延安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的43天内,也住在这里。
展馆的电视屏幕上,放着电视剧“周恩来在重庆”,说的就是从周恩来1938年年底赴重庆主持中共南方局工作至1946年5月离开,自抗日战争开始到国共内战爆发这段错综复杂的斗争史。在实地看到热播的电视剧,志愿者感慨良多。“周恩来在重庆的八年多时间,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八年,是国共两党争锋相对、剑拔弩张的八年。实地参观,更让我感受到共产党领导人巨大的人格力量和过人的智慧。”一名志愿者说。
“与魔鬼打交道的人”是咱“宁波帮”
“快看、快看,这不是我们有名的‘宁波帮’嘛!”在红岩村的展馆里,志愿者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卢绪章。
照片上的卢绪章,看上去还很年轻,目光坚毅,若有所思,细读下面的解说文字,才知当时还不到而立之年的他,表面上是几家大公司的老板、大资本家,实际上却是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暗中为中共中央南方局做了许多工作。
大家来了兴趣,有的问展馆的解说员,有的现场用手机“百度”,了解到更详细的历史:出生于宁波鄞县的卢绪章,少年时赴上海谋生,成为童子军团的骨干和领导。自30年代起,他借助资本家的身份,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并使其公司“广大华行”成为上海地下党组织的秘密据点。1937年入党,后被推荐到重庆,以公司和资本家的背景为基础,利用广泛的社会关系作掩护,建立起党的掩护机关和秘密工作机构,执行秘密交通、情报和经济任务。
讲解员说,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卢绪章的身份很特殊,一方面他是广交朋友的“大资本家”,在各种关系中游刃有余,还把生意做到了国外;另一方面,他如八月的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牢记自己的身份,出色地完成了许多任务,为我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被称作“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卢绪章解放后的经历许多宁波人都比较了解,他先后任华东贸易部副部长、新中国第一任进口公司经理、外贸部副部长、中国首任旅游局局长等职。1984年,他受中央和邓小平的委派,亲临宁波指导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志愿者既惊讶又钦佩:“原来卢绪章解放前还有这么一段潜伏经历,有勇有谋,不愧是出了名的‘宁波帮’。”
面对遇难者名单志愿者很沉默
4月22日,志愿者来到位于重庆沙坪坝的郊区渣滓洞、白公馆监狱旧址。
这两处监狱旧址皆位于歌乐山上。虽然歌乐山有这样一个动听的名字,也有着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可一走近上述两处旧址,看到残旧的建筑四周仍保留的高墙、铁丝网,看到墙外制高点上废弃的岗亭和碉堡,首先让人感觉到的是一片萧杀之气,不禁让人回想起6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血雨腥风。
其中白公馆原是四川军阀的别墅,1939年国民党军统局将此地改建为监狱,有牢房20间。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以及徐林侠夫妇和幼子“小萝卜头”等皆是被囚禁于此。著名的小说《红岩》便是再现了监狱内部残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党人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
渣滓洞最初是由进步人士程尔昌创办的煤矿,出煤不好,渣多煤少,因此得名。1939年,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及矿工住房,改设为集中营。1943年后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二看守所。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囚禁于此的二百多位革命志士被杀害。
阴暗潮湿的监狱,让人触目惊心的刑具,长长的遇难者名单,让所有志愿者都沉默了。渣滓洞名单上的200余名烈士,牺牲时大多只有二三十岁。风华正茂的生命,都定格在了1949年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东南商报记者樊卓婧 石承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