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9月,上海联华公司的导演蔡楚生,率领30多人的外景队赴象山石浦拍摄《渔光曲》的外景。蔡楚生、周克、王人美、罗朋、韩兰根、聂耳等主创人员,在艰苦的拍摄环境中,以写实的手法摄制了当地渔民的大量实景。影片的主演王人美在其回忆录《我的成名与不幸》中,曾这样谈到当时在象山的拍摄工作:“石浦葫芦头一带有成片破烂不堪的茅草棚,那是渔民们在岸上的栖身之地。蔡楚生决定在这里拍摄渔民徐福家的外景。为了真实地摄下这一场景,他(导演蔡楚生)和摄影师周克等人,爬到大金山山腰上拍鸟瞰图,还东渡石浦港到对面东门岛,从侧面拍过来。甚至,有一次,冒着大雨,拍下了破茅屋在风雨中飘摇的悲惨景象”。上述实拍的外景,以写实的影像记录了当时象山普通渔民真实而艰苦的生活环境,极具震撼力。《渔光曲》公映后在上海创下了连续放映84天的纪录,并荣获了1935年苏联国际电影展览会第九名的荣誉奖状,成为我国最早获得国际奖项的故事影片,也将宁波渔民真实的生活影像带到了国际上。
纵观民国时期中国电影中的宁波影像制作,因影片保存不善等种种原因,除《渔光曲》外,早期中国电影工作者在宁波拍摄的影片今天多已不存,我们也无法从银幕上更多地目睹民国时期宁波的风采。但这些影片的制作经历,仍有其重要的值得我们今日思考的文化价值。
早期中国电影之所以对宁波青睐有加,首先要得益于宁波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天童古寺、高山大川、海洋等文化资源,对电影制作者有较大的吸引力,源自地域的自然、历史与人文传统风貌,吸引了早期电影工作者前来宁波拍摄影片。其次,早期中国电影能够选择宁波,也离不开宁波籍影人的努力。以邵氏兄弟、任氏兄弟等为代表的早期宁波籍影人,虽然身处上海,却始终不忘自己的家乡,对自己的故乡怀有深厚的感情,对故乡的风物、人情与历史典故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电影制作中会想起自己的家乡,并将故乡呈现于银幕之上。也正是这种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促使民国时期的宁波能够一再与中国电影制作结缘,并在中国银幕上留下自己的历史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