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灰雕工艺——传统建筑中的修饰符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1-05-01 10:21:30

  吉祥喜庆

  蕴含丰富文化内涵

  一些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金银彩绣、朱金漆木雕等,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可是说到灰雕工艺,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打出一个问号:什么是灰雕?

  灰雕是浙东民间手工艺之一,与祠堂、庙宇、寺观、官宅、园林、楼阁等砖瓦建筑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形式,采用蜊灰按比例配上骨膏、明矾等原料调成粘性大,干后硬结的灰泥,然后在设计的鱼、龙、花、鸟、人物的木头框架上进行雕塑的艺术。鄞州的灰雕主要装饰在古建筑的山墙、墙头、屋脊、檐角、照壁、门楼、门窗上,既增强墙体的牢固度又有观赏价值,更有通风、采光、防盗的作用。另外,它还象征吉祥、喜庆,故为人们所喜爱。灰雕的主要原材料——蜊灰,它是用沿海地区从浅海中捞上来的贝壳煅烧而成,且多数灰雕不用上色或只上灰色,所以灰雕能历经多年风雨而永久保留。

  祠堂、庙宇、寺观的灰雕应用主要是屋脊、檐角上的龙、虎、狮、麒麟等,都有辟邪镇宅、永保平安的寓意;邸宅灰雕主要是在墙面上,以山水、花鸟、人物和戏剧故事为题材,每一幅作品都有一个民俗寓意,花鸟象征吉祥,松鹤象征长寿,和合神仙更有和谐处世的哲理,特别是在海边的渔民,都用灰雕的寓意以祈求消灾无难保佑平安;室内民间的土灶,也会用上鱼形等灰雕作装饰,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年年有余之含义。

  历史悠久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浙东灰雕工艺的历史其实十分悠久,自汉晋2000年以来,沿海烧制蜊灰广泛应用于建筑、墓葬,技艺精良。在东钱湖发现的南宋石牌坊即采用灰泥作填料,历800年风雨仍坚固粘结。尤其在明清两朝,最为盛行,各地凡祠堂、庙宇、寺观、邸宅等建筑,都需要灰雕装饰,既美观又实用。如位于鄞州区的天童禅寺,屋顶、墙头、墙壁等有许多龙凤、花鸟等灰雕,在文革期间惨遭破坏,至1978年以后才修复完工。

  2008年,灰雕工艺被鄞州区、宁波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7月,灰雕技艺经过省级专家论证,又被列入了浙江省保护名录。

  2010年鄞州园林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兆峰决定兴办一个古典园林博物馆,充分展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建筑,集古典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的精华于一体,当然灰雕艺术尽显其中,融汇在整个园艺之中。这座选址在鄞州下应湾底村,占地近1.4公顷、设有明州古典园艺博物馆、中国插花艺术馆、兰文化博物馆、专家论坛馆四大主题分馆,将于2011年完成建设,2012年对外开放。可以相信,灰雕这门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继续延续下去。

  记者 张落雁 通讯员 陈素君 文 毛雷君 陈科峰 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