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我家大门常打开 呼吸清新空气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5-03 09:51:18

资料照片:期待更多蓝天白云。摄于三江口。

  人和事

  资深气象观测员杨宁山:

  希望能看到更多蓝天

  杨宁山,从1979年开始就在鄞州气象部门从事气象观测工作,至今一晃就是30多年了。巡视气象观测仪器,抬头看天,几乎成了他每天的工作。一直以来,我市气象部门均以鄞州气象站的观测数据作为宁波市区的气象实况资料。所以,这么多年来,甬城的天空如何“风云变幻”,都逃不过老杨的眼睛。

  “多年以前,宁波没有那么多车拥堵在道路上,高楼大厦也没这么多,但我感觉宁波的蓝天真多,空气一般都是比较通透。”老杨说,“现在,高楼、汽车越来越多,但碧蓝的天空越来越少了……”

  说着,老杨开始从气象资料库里寻找相关数据来印证他的感觉:就一年中出现的灰霾天气的日数而言,2005年是19天,2006年21天,2007年26天,2008年21天,2009年30天,而2010年高达74天,创下了宁波有气象记录的50多年来的灰霾天数之最!

  什么样的天气算是灰霾天气?浙江省气象局最新确认的标准是:在空气湿度小于80%的情况下,出现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就可以称之为“霾”。这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经常说的:这天怎么灰蒙蒙的!

  老杨说,目前,判断是否算灰霾天气,虽然也有仪器数据可供参考,但最主要还是靠观测员的目测,因此要求气象台所在位置尽量视野开阔。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原来在江东新河路旁的鄞州气象台,从2008年搬到了目前的天童南路上。日前,在新的鄞州气象观测场,老杨指着不远处的高楼以及模糊可见的远山,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判断灰霾天气的目标参照物。

  “原来在城中心的气象台现在搬到了城外,这说明城市在发展,是件可喜的事情;但与此同时,宁波灰霾天气的日益增多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老杨感叹道。不过,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宁波将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防治大气污染,他也感到很高兴:希望今后几年,市民能看到更多的蓝天!

  杨宁山多年来的直观感受,反映出的是大气环境质量问题,这在目前确实已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宁波的空气质量一直难以得到有效改善,全市酸雨形势依然严峻,由细颗粒污染引起的灰霾天气日趋增多。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统计,2010年,我市大气优良率为86.6%,比2009年下降了3.3个百分点。

  重任

  环境保护仍是重大民生工程

  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来自方方面面: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城市扬尘……而且,大气毕竟是在做环流运动的,空气质量变差尽管多数是本地污染源所致,但也有受大环境的影响——如北方的沙尘南下,长三角地区的大气污染普遍比较严重等。

  所以,治理大气污染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层面:既涉及工业方面的节能减排,以及城市环境的管理,也涉及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理念与行动等。

  事实上,为了改善环境,我市相关部门正在积极行动之中。目前,我市正全力开展“禁燃区”建设,在3年内全面淘汰划定范围内的所有燃煤锅炉等高污染设施,同时推进天然气、集中供热等清洁能源的替代步伐。今年,我市将实行机动车排气定期检测制度,市六区要在上半年建成机动车排气检测体系。同时,我市将抓紧实施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管理,开展对“黄标车”等高排放车辆实行区域限行的前期准备。

  全市储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须在年底前全面完成油气回收治理;轻型汽油车、柴油车自7月1日起将实施国Ⅳ排放标准。今后,还要着力推动公交车、出租车和集卡车等高频使用车辆转换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此外,我市还要采取多种措施,严格防控城市扬尘污染。

  市环保局局长徐畅成坦言,“十一五”期间,我市生态市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市产业发展与环境容量还不够协调、环境状况与群众要求还不相适应,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目前我市大气、水、近岸海域环境容量已接近饱和,部分区域已超负荷。

  “‘十二五’期间,宁波仍然要把环境保护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继续大力推进总量减排和污染防治,以大气污染防治与清洁空气行动为重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宁波’美好图景。”

  蓝图

  “十二五”绘就美丽图景

  那么,“生态宁波”该是怎样一幅美好图景?

  《宁波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行动纲要(2011—2015)》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且,生态这条主线将贯穿经济、环境、文化和社会四大方面,深入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要让老百姓在城市里呼吸到更多新鲜空气,让河流更加洁净,让大树围绕着城镇、让我们身边涌现出更多绿色单位,让清洁的土壤生产出更加优质的农产品……

  该纲要提出,经过5年努力,宁波要“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与民生改善需求相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这一总体目标。

【编辑: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