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虞浩英)“国际市场大麦价格整体呈上涨态势,公司成本上涨明显,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近日,宁波麦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正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记者走访发现,区内多家粮油食品生产企业面临原材料上涨、人工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变小的压力,但这些企业正通过内挖潜力,外拓市场在“危”中寻“机”。
挖掘潜力,降成本提品质
贺正元告诉记者,宁波麦芽公司是当前亚洲最大的麦芽生产企业之一,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啤酒生产企业,其中就有燕京、青岛、华润等知名啤酒生产商。去年,公司产销25吨麦芽,销售额超过7亿元。
“麦芽是啤酒生产的主要原料,其价格受市场上大麦价格以及啤酒制造行业需求的双重影响。早在去年,我们已经预测到今年国际大麦价格将上涨,并波及企业生产成本上涨。”贺正元说,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去年下半年,公司耗资2亿多元引入了一套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塔式制麦设备。新设备节能效果明显,生产出来的麦芽质量更高,得到啤酒生产商的肯定,在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适当扩大产能,可以在固定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发挥规模效应,降低平均成本。”贺正元说。
除了改进设备,一部分企业还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来降本增效。2007年,宁波远东冷藏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在开发区联合区域建成目前亚洲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货架式自动化冷藏基地,冷库常年出租率在7成以上。
该公司仓储部经理王泽波说,待入库货物经包装后,通过传输带运送至指定货架,人不需要进入库内,库内无需另外安装照明设施,出库同样依靠机械设备完成,大大减少冷气外流。据悉,传统冷库要达到2万吨的容积,需要4层楼8扇门,而远东公司目前1个2.5万吨容积的全自动化冷库只需要2扇门。通过电气系统、制冷系统、冷库维护结构,实现冷库总体节能35%以上。”
正大粮油是一家专门从事粮油生产的企业,面对国际粮油价格波动较大的不利因素,该企业积极从内部挖掘潜能。公司生产技术总监周玉岗告诉记者,正大粮油关注生产流程上的每一个细节,重视节能降耗。去年公司投入50多万元购置一台空压机,可节电25%。公司还鼓励员工参与到寻找优化流程的方案设计中来,员工在工作实践中想出的节能降耗好点子可以直接汇报给生产经理。公司一年召开两次好点子讨论会,领导层会对每一个点子做可行性分析。通常每年有三四个点子可以被应用到来年的工作中。周玉岗说,仅这项尝试,每年可以为公司节省2%左右的成本。
开拓市场,增品种拓渠道
位于大碶的宁波正大农业有限公司是浙江省主要的饲料生产企业之一。近年来,该公司通过与养鸡专业户签订回购合同的方式,解除农户销售之忧。嘉兴的林忠祥已经养了两年的肉鸡,每批有1万只左右,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因为正大农业既能提供种苗、饲料、技术,还能负责销售,因此比自己单独养风险小很多。正大农业负责人说,这种经营模式得到了很多养殖户的欢迎,今年又有一批奉化、嘉兴、余姚的农户要求购买畜禽、水产种苗。
水产是我区一大特产,将新鲜水产加工成休闲食品和礼盒,不仅可以延长食用时间,还能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区农林局产业指导科孙晶介绍,目前我区有多家民营水产品加工企业,如海和森、通州水产、老板娘食品等。尽管当前水产品原材料成本上涨,市场竞争也很激烈,但凭着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这些企业在产品品种、销售渠道上下功夫,累积了自身的品牌价值。
宁波海和森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丁良飞介绍说,目前公司生产泥螺、对虾、蟹糊等80多种水产加工食品,绝大部分海鲜从广州、台州、舟山、宁海和象山采购。海和森还利用当地的海鲜资源,做足口味创新文章。2010年,海和森和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合作,将低值鱼制成糟制品,一上市就受到了本地市民的欢迎。据了解,这几年来,通过自主研发,与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开发等方式,海和森每年都能推出两三个新产品。海和森已从一家小小的民营企业发展成拥有自主品牌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