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姐妹俩的近照,小妹可能和她们长得相像。
“妈妈患肝硬化卧床不起已经10多年,最近病情更严重,医生说时日不多了。我和姐姐都知道,妈妈一直有个心愿未了,就是找回34年前遗弃在火车上的小妹。今年妈妈60周岁,母亲节也快到了,我们希望借助晚报帮助妈妈圆这个梦。”昨天,徐飞君和大姐徐雪君相依走进报社求助。
家境贫困无奈送走小妹
姐妹俩的妈妈董杏珍是余姚人,上世纪60年代嫁到了江北洪塘的林家村。
“当时,农村很穷,而我们家在村里是最穷的。”徐飞君说,爸爸因贫穷、劳累患上了抑郁症,时不时要发病。而妈妈本来就身体不好,除了忙家务活,还得撑着到生产队干活挣工分。在冬季最冷的天气里,妈妈去淘河泥,手指在冰冷刺骨的河水摸一摸就僵硬了。每年挣的工分年底结算时不仅没有收入,反而得还给生产队,“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家不停地向亲朋邻居借东西,钱、稻谷、米,都借过。”
她们本来还有一个大哥,但幼年夭折,小妹是1976年出生的,当时大姐徐雪君6岁,徐飞君4岁。“妈妈生小妹时大出血,差点当场就没命了,自此身体更差了。看着家里日子实在过得艰难,有人提出‘要么把最小的孩子送人吧,让她去找个好人家’,但妈妈一直不同意。”徐飞君说,当年自己和姐姐还是懵懂的小孩,啥也不知道,送走小妹的事是妈妈后来说给她们听的。
1977年10月,爸爸再一次犯病,眼看着家里疯的疯、小的小,实在没有办法可想,妈妈同意了将小妹送人的提议。
小妹当时被留在了火车座位上
那年10月的一天早晨,妈妈将家里最好的几件衣服穿在了小妹身上,让村里一位大妈和奶奶抱着不满1周岁的小妹,上了开往余姚的火车。妈妈自己不敢出门,她怕会忍不住把小妹抱回来。奶奶回来后说,她们在洪塘坐上了火车,找了个座位坐下,火车停靠慈城站时,她们下了车,将小妹留在了座位上。
“小妹上身穿的是黄底细格子有花朵的小衬衫,外面是一件蓝色印花布的罩衫。下身是一条粗布长裤,脚上穿着一双两节式手工做的布鞋。衣服的口袋里塞着一张从化肥袋上撕下的纸,背面写着小妹的生日‘公元1976年10月26日’和生肖‘龙’。”这些细节,是妈妈一直牢记在心头的。
“妈妈后来说起,看着小妹被抱出门后曾想过轻生,后来看到我们俩,才打消了这念头。”徐飞君说,但妈妈一说起小妹的事,都会掉泪。
妈妈好想问小妹“你过得好不好”
姐妹俩长大成人后,也萌生了想要寻找小妹的念头,但妈妈不让,怕打扰小妹的生活,也怕小妹记恨,不愿认亲。
1996年底,妈妈被查出患了肝硬化,而且已处于晚期,而爸爸的抑郁症一直未见好转。这十几年来,姐妹俩靠着互相打气支撑着照料妈妈和爸爸。“今年,妈妈病情加重,医生多次下了病危通知书。”徐飞君和大姐提起病重的母亲,眼角泛出了泪光。
“34年前,迫于生计,妈妈遗弃了最小的妹妹。尽管妈妈现在已很少提起这事,但我们都知道这依然是妈妈心中不能触碰的伤口。”徐飞君说,“我们前些日子和妈妈说了寻亲的想法,她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流泪。”事情已经过去了34年,而且当年小妹是被丢弃在火车上,姐妹俩也知道线索太少,但她们还是抱着一丝希望找小妹。
“那个年代流动人口不多,火车也是宁波到余姚的短途车,车上的人以宁波地区为主,最可能知情的还有列车员,希望有当年的知情者看到了能积极提供线索。”姐妹俩说。“我们绝没有想要妹妹负担什么的想法,只是想帮妈妈圆心愿。”姐妹俩表示,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走过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小妹,让妈妈在去世前看上一眼,妈妈也想当面问一句“小妹你过得好不好”。
如果您恰好是当年的知情者,或知道线索,请您与本报87777777联系,帮助病危的董杏珍老人圆一个三十多年的心愿。
宁波晚报记者 胡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