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四点钟学校、春泥计划 宁波建设校外活动场所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1-05-06 09:47:05

  ▲昨天上午,海曙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志愿服务行动在中山广场正式启动。志愿者招募与服务热线开通。 (徐能胡建华许玉芬摄)

  江东贺丞社区有一支由社区离退休党员为主组成的义务巡逻队,他们巡查社区安全隐患,排查小区卫生死角,劝导不文明行为,维护社区校园周边安全。该巡逻队成立于2000年,现有固定队员18人,队员平均年龄69岁。图为昨天巡逻队员在镇安小学放学期间协助值勤。(忻志伟摄)

  放假了,孩子可以放哪里?

  《去江里摸螺蛳的少年再也没回家》、《11名学生意外死亡敲响暑期安全警钟》、《两孩子溺水身亡,高桥长乐村昨发生惨剧》……每到暑假,只要去网上搜索一下,孩子溺水死亡或交通事故死亡的新闻就会屡屡出现,让人们的心为之刺痛。

  暑假到了,孩子不再受学校的监管,而家长往往又忙于工作或农活,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忽视孩子的安全问题。特别是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缺少监管,安全问题更是不容乐观,溺水、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火灾等各种伤亡事故,成为这些孩子暑假期间的致命“杀手”。

  据有关调查,放学后和寒暑假已成为未成年人最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高发时段。针对这一现状,如何给孩子提供一个公益性的校外活动场所,使广大未成年人在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健康成长?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已成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

  “四点钟学校”,给孩子另一个家

  昨日下午4时多,江东实验小学的“四点钟学校”很热闹,孩子们有的在做作业,有的在下跳棋,有的在教室外跳绳子……

  采访中,很多家长一致认为,“四点钟学校”帮家长解决了接送孩子的难题。据了解,像这样的“四点钟学校”我市已建有200多个。

  “四点钟学校”首先是从江东区发起的。学校下午4时放学后,许多双职工孩子有两个小时无人照管,江东区利用社区图书室、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学校放学后的空余教室,办起了“四点钟学校”。13年过去了,“四点钟学校”先后获得宁波市“最具影响力文明服务品牌”、浙江省“十佳社区服务项目”。2006年,在江东区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场会上,中央文明委决定在全国推广“四点钟学校”社区服务模式,从此,“四点钟学校”走出宁波,走向全国。

  如果说诞生之初,“四点钟学校”更多的是督促、辅导孩子做作业的话,那么现在它已经转向为对孩子全面的素质培养,已成为孩子丰富知识、开拓视野的第二课堂,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由此纳入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安全地带,成为学校教育有益的延伸和家庭教育的补充。

  江东各社区的“四点钟学校”各具特色:紫鹃社区开辟“绿色网吧”,发给每个孩子一张卡,轮流上网,保证每个孩子健康安全上网;贺丞社区成立宁波首家“四点钟学校”少先队,细分为“爱心小队”、“护绿小队”、“小记者小队”等,还编出了我市第一本“四点钟学校”本土教材《小眼睛看白鹤》、《小眼睛看世博》;华侨城社区的“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被中国科协授予“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荣誉称号;东海花园社区则设置富有特色的威风锣鼓、外教英语、越剧京戏等才艺培训;惊驾社区办起音乐、舞蹈、武术、美术、书法、计算机等兴趣小组……

  社区未成年人教育最困难的是后进孩子的帮教转化。为此,我市以3000余名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和老模范等“五老”为骨干,在全市各社区“四点钟学校”成立了帮教小组,对后进孩子有的放矢因人施教。

  有学生家长表示:“‘四点钟学校’内容丰富,不流于形式,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社会称心。”

  “春泥计划”,682个村建起校外课堂

  就读于古林镇中心小学的郑雨生,老家在河南,来古林已有好几年了,以前一到暑假,父母因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他,只好把他送回老家。可今年暑假他不用回老家了,因为从去年暑假开始,村里就实施了“春泥计划”,将村活动室改建成一个临时的课堂,由一些大学生义务为村里的孩子开展爱心教育、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雨生不仅不用离开父母,而且还学到了很多东西。

  据了解,在古林镇,像这样因“春泥计划”而受惠的有近500名小学生。

  “春泥计划”取意于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主要以村为单位,依托农村现有各类场所,以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小学教师等组成管理队伍,组织引导农村未成年人开展形式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

  自2008年开展以来,宁波各县(市)区扎实推进“春泥计划”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余姚市组建了一支由大学生村官、专业教师和社会专业人员、“五老”人员、回乡大学生等组成的志愿辅导员队伍,为未成年人提供学业辅导、技能培训等教育服务内容。同时,相继推出“流动青少年宫”村级活动点建设、“流动图书馆”进农村等工作项目。据了解,目前,该市“流动青少年宫”已走进42个实施村开展活动。北仑区以农村“假日学校”为基础,通过学校与行政村合办的途径,由村提供场所、以农村“五老”人员为主要师资力量,在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期间为农村未成年人开展系列文体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据统计,我市已建成“春泥计划”实施村682个,为农村的孩子们建起了一个又一个校外课堂。下阶段,各相关部门将积极配合,确保“春泥计划”在我市农村实现全覆盖,为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农村要建少年宫

  尽管目前,我市已建成“春泥计划”实施点682个,较好地满足了农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的需要。但是就全市2604个村而言,还存在覆盖面不够广,各地硬件设施、活动组织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据记者了解,为解决这一现状,我市将因地制宜,进一步整合现有中小学校教育资源,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校村共建、经济适用、功能配套”的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乡村学校少年宫”网络。届时,我市的农村孩子将会同城里孩子一样拥有自己的少年宫。

  据了解,我市已在部分县(市)区推出了首批“乡村学校少年宫”试点,到明年底,各县(市)区将试点经验进行推广。按计划,到2012年底,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和“春泥计划”实施点覆盖率将力争达到80%。

  对照《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找差距

  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中,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地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社区(村)活动场所

  1、依托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站、室)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开辟未成年人专属或共享的活动场所;

  2、中小学校的文体设施、活动场地等,在节假日和放学后面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3、活动场所有专人负责管理维护,保证未成年人能够开展活动。

  “乡村学校少年宫”

  1、以农村中小学校为基本场所,大力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2、依托学校现有场地、设施,配备必要器材设备,为开展活动创造条件;

  3、利用学校现有管理体制、师资队伍,由校长兼任少年宫主任,教师兼任辅导员和管理人员,统一组织开展活动;

  4、坚持公益原则,每天放学后、节假日和寒暑假面向农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

  山东:建起1026所“乡村少年宫”

  为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解决未成年人课后失管失教等问题,山东在全省广泛开展乡村少年宫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乡村少年宫”1026所,在建578所。全省有25500名中小学教师、12000多名志愿者、8000多名“五老人员”担任“乡村少年宫”辅导员,提供了农村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全面和谐发展的平台。“乡村少年宫”面向所有学生开放,每个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要参加的活动。据统计,已建有“乡村少年宫”的农村中,95%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各种活动和培训。

  广州:少年宫免费开放专业活动室

  广州市海珠区少年宫坚持常年为区内学校免费提供活动场地和师资力量;全天候免费开放陶趣园、无线电科普活动室、车模活动室、科普馆等各专业活动室;坚持开展“未成年人剧场”,每年引进优秀儿童剧目、儿童电影免费提供给区内学校师生有组织地观看。自2006年以来,少年宫向区内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生敞开大门,为特困生提供免费学位,对于个别生活困难与下岗家庭的孩子,给予免费和低收费政策。

  宁波日报记者 陈敏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