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孔浦街道“量体裁衣”破解老小区物业管理难题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5-13 07:30:40

  中国宁波网讯 街道出资成立物业管理服务部管理小区;楼道代表组成“物管自治小组”聘请门卫、保洁等物管人员;居委会工作人员充当桥梁采取社区自治服务。地处城乡接合部、辖区内老小区较多的孔浦街道的物业管理难题,经过近7年的实践和创新之后,如今已经一一破解。

  封闭老小区有了物管服务部

  “以前,小区庭院、楼道脏了没人管,绿化养护没人管,丢自行车也是家常便饭。如今,有了新‘管家’,阿拉连防盗窗都不用装了。”绿梅社区的陈兆良从小区刚建成就一直住到现在,说起近7年来社区环境的变化,他感触颇深。而他口中的新管家,就是指街道下属的绿梅物业管理服务部,一家由街道出资,物业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领取公益性岗位工资的准物业管理单位。

  绿梅社区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规划落后。以前,下水道堵塞、房屋渗漏这些老小区的通病这里也无可避免,这让不少物业公司都见难而退,不愿接手这个“烫手山芋”。

  孔浦街道有关负责人经过实地调研后,发现绿梅社区的居民楼分布集中,是一个封闭式的老小区。“适合选用物业公司的管理模式,只要不跟他们一样以盈利为目的,那就应该容易管好。”该负责人介绍,于是,他们便决定自己出资成立绿梅物业管理服务部,物业管理人员大多招募的是面向下岗职工的公益性岗位,这样既解决了再就业问题,也降低了服务部的运营成本。

  2004年,经过一段时间的绿化保洁、安全保卫、管道维修等方面的人员专业培训,服务部就正式进驻了。服务部进驻后,社区的环境整洁了,偷盗案件也几乎没有了,管道维修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居民由衷地对新管家竖起了大拇指。

  物管、社区自治适合开放式老小区

  与绿梅社区不同,百合社区则是分布广、又无法进行封式管理的老小区。在该社区的2.6平方公里范围内,一共只有96幢居民楼,所以只能采取更灵活的管理方式——由每个楼道选派几名代表共同组成一个“物管自治小组”,由该小组定期统一向住户收取管理费,用于小区聘请门卫、卫生保洁等管理人员。

  而在孔浦一村、二村、文竹社区这些分布集中、但也属于敞开式的老小区,孔浦街道就又采取了由居委会工作人员充当桥梁,帮助居民及时解决实际困难的“社区自治服务站”模式。收到的效果也很不错。

  其实,像孔浦街道这样下属老小区形式如此多样的,在整个江北区,乃至市区也并不多见。他们经过7年的运作,已经形成了“物业管理服务部”、“物管自治小组”、“社区自治服务站”这三种针对不同类型老小区的物业管理模式,其经验想必也可供其他老小区借鉴。

  宁波晚报记者 吴震宁 通讯员 吴红波 魏小捷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