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中心公交候车亭旁预留的快充功能引起市民关注。
这两天,细心的市民发现,在海曙区环城西路上,新建的电视中心公交候车亭旁预留了电动自行车充电功能。越来越多的电动自行车快充站出现在街头,记者了解到,由于没有行业标准、且无部门专门监管使得这一新兴事物处于无序发展状态。
遍布街头 生意不错
“1元钱充10分钟,3元充半个小时……”电动自行车快充站去年开始多了起来。
记者走访时发现,快充站在宁波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桩式的,由专门的公司投资建好,分布在一些超市或市场的停车场,另一种相对机动,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维修店,收入按比例分成。
海曙区关爱小区西门旁的一家电动自行车维修店老板说,他的店开出时间不长,位置较偏,每天来快充的有三四辆车,多数是下班回家的人,一般都充1到2元钱,充10分钟电能行驶3到5公里的路程。他和推广商约定六四分成,他拿六成,安装了两个多月,收入80多元。“有的地段好的维修店,一天至少有十几辆车充电。”该店主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宁波街头快充站数量不下3000个。“德康”牌的有2000多台,“fast”牌的有1000多台,其他还有“振宏”等品牌,数量也不少。
标准不一 难以监管
在宁波,快充品牌众多,各自为战,也没有行业标准。fast牌快充装置宁波推广经理庞志国说,现在宁波还没有统一的行业规定,“fast”生产快充装置比较早,想统一标准,但目前没有进展。
业内人士说,因为没有行业标准,有的快充为8A电流,有的则是4A,普通骑车人根本不清楚。而且,这种用电,平时的管理养护都是自行管理没人监督。
“相比武汉、杭州等地,宁波的快充做得比较‘乱’。”庞志国坦言。
一些安装有快充的电动自行车维修店店主说,安装快充是自己和推广商说好就行,坏了让他们来修,不用报任何部门批准,平时也没有人来管。“随便你怎么放,你看我挂在树杆上都没人说。”一家店主说。
记者致电市城管局96310热线,工作人员说如果是装在人行道上,那要经过批复的,但如果是装在店里,则不在其管辖范围内。因为是电表后的用电,供电部门表示也不在其管辖范围内。
充坏电瓶 引发纠纷
不同企业采用的技术和产品的品质各有不同,一些劣质的电动车充电装置导致顾客电瓶充坏的情况,已有发生。
当时,市民阮某投了2元硬币充电,不料,在充电到18-19分钟时,一股强大的气流从电瓶中冲出并将电动车座盖掀翻,经检查后发现电瓶已被损坏。为此事,阮某当即与该维修店交涉,要求赔偿。然而,店方却表示,该快速充电器并非他们店安装的,而是杭州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上门来推荐安装的,跟维修店无关。
鄞州消保委五乡分会的工作人员介入此事后,专门请来专业人员对电动车进行了检测,发现损坏的原因则是因为充电过量。最后,在消保委工作人员的主持下,该维修店向阮某赔偿了损失。
目前已经有个别经营者发表声明称:“快速充电站只提供有偿便利服务,不承担服务后果或者风险,充电服务给电动车所造成的任何意外,均由充电顾客自己负责。”
候车亭设快充尚无具体方案
“现在在候车亭配置快充装置只是一个计划,没有具体的方案。”负责电视中心公交候车亭建设的市政前期办工程科科长夏四海说。
据他介绍,“两横两纵”街景整治时,就有这么一个想法,把公交候车亭建设成为一个综合亭,配套上报刊零售、电动自行车快充和手机快充。但这只是想法,建设部门先暂定,以后具体会不会配套该功能,还要和城管部门协商。
宁波市公共交通场站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骑车人充电时间不确定,候车亭附近位置有限等原因,决定了在公交候车亭配套电动自行车快充不太可行,快充讲究的是快,充好就走,如果排队等着充,意义就不大了。而且,快充行业比较乱,今后的管理难度太大。该公司目前没有在公交候车亭配置快充的计划。
业内人士说,快充装置自身打广告是便民工程,但要想真正做到便民并发展,不是圈一笔骑车人的心急钱就走,提高自身质量,进行行业规范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