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有一批人很自豪:十多年前"发现"了徐霞客古道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5-18 07:27:14

1

2

3

  图1、图2:徐霞客古道遗址——梁皇村和梁皇古道。

  图3:杨古城、王介堂、丁唯真、俞福海向记者展示10多年前他们“发现”徐霞客古道的照片和宣传资料。

  10年前的5月19日,沉寂了300多年的徐霞客古道首次迎来了将近500名的宁波市民。而明天,它迎来的是首个“中国旅游日”。

  对此,73岁的杨古城和63岁的王介堂充满了自豪:“‘中国旅游日’定在5月19日,我们好像也起了不小的作用呢。”他们俩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地方文化爱好者,不仅组织了10年前的这次宁波市民“霞客古道行”文化之旅,而且还多次对徐霞客古道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在保护前童时“发现”了徐霞客古道

  “我们肯定算得上是徐霞客古道的第一批专业调查者。”我市民间文保人士杨古城说道,徐霞客古道的“发现”还是他们在呼吁保护前童古镇过程中带来的副产品。

  位于宁海西南约14公里的前童古镇,如今已是一处热闹的旅游景点。不过,1996年,杨古城、王重光、曹厚德等7名宁波工艺美术学会的专家第一次踏访它的时候,它却面临着被大规模拆迁的命运。这几位专家在对古镇进行多次考察后,确认它是浙东地区保存至今的一座最具儒家文化古韵的小镇。在他们的呼吁下,宁海对前童古镇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

  1996年9月,前童古镇边上的梁皇村村民偶然告诉杨古城等专家,该村是当年徐霞客出游时的必经之地。“他们的话让我们大吃一惊。”于是,醉心于发掘地域文化的这批专家从此对徐霞客在宁波的行踪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一条完整的徐霞客古道渐渐地浮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他们让市民第一次与古道“亲密接触”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经常会有令人震惊的时刻出现。”王介堂告诉记者,他们当时做梦也没想到徐霞客当年走过的地方会保存得这么完整,300多年前的古树、石碑、古驿站、凉亭、店铺、老街和4米多宽的鹅卵石大道,似乎依然在等待徐霞客的归来。

  在经过多次的调查后,王重光、杨古城、王介堂等人从1997年开始率先通过《宁波晚报》,多次呼吁保护徐霞客古道。他们的意见,逐渐引起了宁海各界的高度重视。2000年,宁海县有关部门在他们的呼吁下,对徐霞客古道的几个标志性地点都一一立碑,并在同年举办了“《徐霞客游记》开篇暨宁海旅游文化研讨会”。而在民间,梁皇村村民则自发地捐资修复了损毁严重的梁皇桥。

  他们现在最想邀请大家故地重游

  2001年5月19日,宁海举行了盛大的“《徐霞客游记》开篇纪念暨‘中国旅游日’倡议活动”。王重光、杨古城等人又应宁海方面的请求,邀请了近500名市民畅游徐霞客古道。

  为了让这次参观的市民加深了解,王重光、王介堂、麻绍勤等人还通力合作,编写了一份《中华徐霞客旅游开篇纪念日》宣传页,在行前发给每一位游客。昨天记者看到,这张半张报纸大小的宣传页上,对徐霞客古道的主要景点作了详细的介绍并附有由王重光手绘的古道景点分布图,同时还刊登了《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宣言》,里面明确提出,“我们倡议,把《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名为‘中华徐霞客旅游开篇纪念日’,简称‘中华旅游日’”。

  一直到2005年,他们每年都会组织市民去参观徐霞客古道,“我们很自豪,《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能成为‘中国旅游日’,我们也有推动之功”。

  在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带着当年的近500市民再次畅游徐霞客古道。

  宁波晚报记者 梅子满/文 龚国荣/摄

  新闻链接

  徐霞客古道是位于宁海岔路镇、桑洲镇、黄坛镇、跃龙街道的现存古道,约有50公里。为纪念徐霞客曾到宁海两次,按《徐霞客游记》中所述之行经路线,故名徐霞客古道。古道原为宁海至天台府的要道,约建于唐代。

  探秘徐霞客古道,你的脚步在不经意间就会与当年的徐霞客重合。西门是《徐霞客游记》的起点,距西门2公里的茶廊、古道、古桥、古井均保持了古韵,成为今天极其宝贵的位于城区的探古场所;梁皇驿道和岔路口,是徐霞客前后两次旅行中,分别住宿的地方,今存梁皇驿古道残桥,岔路口有古道指路碑;上金路廊与松门岭,均保持着徐霞客当年走过的风貌,全长约5公里。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