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留守儿童调查:每个孩子都有伤心的故事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1-05-19 13:32:53

  在农村,有这样一群“空巢儿童”,媒体称之为“留守儿童”,他们的前途和未来令人担忧。据市妇联的调查数据,截至4月底,我市有5659名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本报联合市妇联对我市留守儿童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发现这是一个亟待关注、关爱的群体。奉化跸驻小学校长张红国有句话让记者印象很深刻:我们学校开家长会,只有三分之一是父母来的,剩下一半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的,还有一半是叔叔婶婶或伯父伯母来的。从那些父母没办法来开家长会的孩子里面,记者找了几个聊聊。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让人伤心的故事,只是他们平时都把这些事埋在心底,默默承受。

  宁波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但还是有部分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谋生,留下儿女孤独的身影在乡村守望。

  余姚大隐曾对该镇90多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七成以上的孩子在问卷上写下“想爸爸妈妈”,而部分孩子之所以“不想”,是因为“爸爸妈妈挣钱供我上学”、“挣钱给爷爷治病”……

  从大隐镇情况来看,因地处半山区,企业数量少、就业机会少,不少群众外出务工,由此而形成的留守儿童也不在少数。据了解,目前大隐镇有留守儿童约90人,其中男孩55人,女孩35人,年龄大多在13岁至16岁之间,分布在各个行政村。虽然数目不是很大,但镇内的这些留守儿童问题比较明显。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软弱无力,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又关心不够,使他们有被父母“遗弃”、被学校“遗弃”、也被社会所“遗弃”的感觉。

  外出谋生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富了口袋,穷了脑袋;解放大人,误了小孩”的现实矛盾。

  根据对3000余名的宁波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我市农村留守未成年人中有近50%的父母是外出打工,生活上的吃、穿、住都不成问题。留守儿童基本也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情感的缺失,却是他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也有少数家长在外出前往往还预留了大额的零花钱,未成年人还是同龄人中的富小孩子。所以在生活(主要是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上,我市留守儿童的满意度相对较高,但存在无视金钱,过度浪费现象。调查显示,留守学生的零花钱主要用于购买零食的约占51%,用于买学习用具的仅占27%。

  过半的爷爷奶奶都说吃不消

  据调查,留守家庭中84.6%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15.4%由亲戚代管,可见隔代监护成了这一地区留守儿童主要的监护方式。尽管隔代亲人绝大多数都很愿望照顾留守孙子孙女,但是由于体力、知识等原因,57.1%的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吃力”。

  沟通是实现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而64.4%的监护人直接表示“很少或从不与孩子谈心”,只有11.3%的留守子女表示“有烦恼的时候和照顾的人说说”,在教育态度方面,58.8%的隔代亲人及73.1%的亲戚表示“只照顾生活,别的不管”。40%的未成年人也感觉和他生活在一起的人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帮助。

  绝大多数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极少,约23%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约6%的学生有逃学现象。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