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张瑜:用生命诠释了90后当代大学生的崇高精神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1-05-20 11:29:22

张 瑜

  【事迹回访】

  张瑜,象山县西周镇隔溪张村人,华中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为救溺水邻居,张瑜用生命诠释了90后当代大学生的崇高精神。

  2010年7月16日晚上6时许,下了一周的雨停了。放暑假回家的张瑜吃过晚饭后和邻居张天照相约到离家不远的小水库钓鱼。由于天气闷热,不一会儿两人便下水游泳。从村边的河埠头下水,两个人游到约30米远的对岸后再往回游。游着游着,张天照突感胸口发闷,身体开始往下沉。张天照事后回忆说:“当我下沉时,突然背后有一双手在使劲地托我推我,还隐约听到张瑜在叫:‘坚持一下,离岸不远了。’”就这样,在张瑜的帮助下,张天照奋力划着水,终于游到了岸边。张天照脱险了,河里却不见了张瑜的踪影。张天照大喊起来:“救命啊!”村民闻声赶来,一边报警一边搜救。40分钟后,张瑜被找到了,昏迷不醒的他在送往医院的路上停止了呼吸。

  张瑜的救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先后被追授为“象山县优秀青年”、“象山县文明之星”、“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之后,张瑜还荣登当年9月的“中国好人榜”,并荣获宁波市“五四青年奖章”。

  【记者回访】

  记者不忍心再次去打扰张瑜的家人,于是通过资料搜集、采访曾经报道过张瑜事迹的记者等形式,把张瑜这个90后当代大学生的光辉形象再一次展现在读者面前。

  张瑜出生在象山一个贫困的山区家庭,艰苦的生活条件造就了他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品格。2009年张瑜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当年村里唯一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填报志愿时他毅然选择了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院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他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他想做一个有知识的新农民,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刚迈入大学校门,张瑜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要以对自己更严格的要求来实现心中的梦想。

  张瑜很节俭,在校期间每天的生活费只有10来元,但他对同学却非常慷慨。开学时张瑜从家里带了一些自己最爱吃的海鲜去学校,看到其他同学也喜欢吃,他就让同学们分而食之。学校里有国家补助、临时伙食补助等机会时,他总是把机会让给别的同学。

  大学班主任杨静听说张瑜舍己救人不幸罹难时几度哽咽。他说:“张瑜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学生,在他的身上,洋溢着纯朴、善良的光辉。”杨老师回忆说,有一次同学小段因脚受伤行动不便。在半个月的养伤时间里,是张瑜帮小段拿药、送饭、洗衣服,主动当起小段的“勤务兵”。前年下半年一个寒冬的深夜,同学胡昆突发高烧,张瑜二话没说就背上胡昆去医院就诊。同学王晋生病住院,张瑜每天去医院给他送饭……

  【社会点评】

  张瑜是当代大学生的先进代表,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90后大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见义勇为的高尚情操。张瑜虽然离我们而去,他留下的却是一笔至高无上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倡导全社会紧密结合“张瑜精神”积极投身到文明城市创建中来,学习身边的英雄,尤其是90后的年轻人,要学习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好学精神;学习他勤劳俭朴、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学习他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价值追求;学习他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他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让“张瑜精神”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弘扬,在新一代年轻人中折射出更为璀璨的光芒。

  (中共象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欧亚群)

  宁波日报记者 冯小平 象山记者站 丁 华

【编辑: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