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杭甬运河示意图
大运河宁波段走过了一条怎样的申遗之路?三处遗产点进入大运河申遗预备名单后,宁波下一步又将着力开展哪些申遗工作?记者昨天就此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回眸
大运河宁波段一波三折申遗路
记者昨天在采访中了解到,大运河宁波段的申遗之路,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
据悉,我国在2007年正式启动了大运河申遗工作,共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安徽等8省市。刚开始,没有把贯通杭甬的浙东运河列进去。2008年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率全国政协调研团到浙江(宁波)考察,以罗哲文为代表的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浙东运河应该纳入大运河申遗的范畴。
2008年6月25日,本报率先对此事进行了连续报道,并引起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8年9月,市政府、市政协应邀参加了在淮安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大运河文化节暨大运河保护高峰论坛”,宁波加入大运河申遗城市联盟在专家层面得到基本肯定,并确立了宁波在大运河申遗中的独特地位。
2008年10月下旬,国家文物局领导向浙江省征询关于浙东运河是否纳入大运河申遗范围的意见,明确指出,隋唐运河已纳入大运河申遗范围,洛阳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而宁波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大运河不仅是沟通中国南北的水上通道,而且还是连接世界的大通道。不久,浙东运河被正式列入大运河申遗范围,宁波、绍兴名列其中。宁波因此成为“大运河申遗”和“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同时进行的双遗产申报城市。
根据大运河申遗的整体工作部署,今年到2012年是申遗的关键阶段,主要任务是完成大运河文化遗产本体保护、环境整治、生态治理、档案资料和检测平台建设等工作。下一阶段,我市将继续完善大运河宁波段“立即入选点”的保护规划、申遗规划、申遗文本等前期工作。
展望
大运河申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鉴于当前大运河申遗工作的迫切需要,国家文物局将抓紧协调有关部委,在深入研究和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完成部分河段的细分工作。
目前的预备名单只是大的框架,尽量包含对运河遗产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的点段。随着申报文本编制和研究工作的深入,以及遗产保护、整治工作的开展,还将综合考虑和调整预备名单,主要是剔除不符合条件的点段,也可能根据价值阐释的需要增加极个别的点段。
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称,列入预备名单的项目,尤其是立即列入项目,必须抓紧开展遗产保护、监测、研究、环境整治和档案建设等各项准备工作,以符合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严格要求。国家文物局将在明年6月底前组织对各遗产点段申报准备工作的全面检查。如果相关项目未能及时完成这些工作,无法达到申报要求,只能忍痛将其暂缓申报。
“无论是从文化价值、独特性,还是从影响力来看,大运河申遗都可称得上是理直气壮。但是谈价值最终还要具体地落实到遗产点。”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主任、扬州市文物局局长顾风昨天说,这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且,大运河申遗一直存在着南北地区的差异。大运河在有些省段已经废弃,很多水工遗迹深埋地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核心价值的研究,对从事申遗工作的人员是“一场大考”。
虽然申遗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但是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仍面临着众多的难题。在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古建筑学家罗哲文看来,“家底不清”是从开展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以来一直存在的一大问题。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方茂田认为,在大运河申遗的过程中,一定要扎实做好申遗的前期准备工作,特别是申报文本的编写工作。
宁波晚报记者 边城雨 梅子满
相关链接
杭甬运河(又称浙东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专家介绍,杭甬运河西起杭州三堡,经钱塘江航行27公里后,又经萧山、绍兴、宁波至镇海口出海,全长239公里,沟通了钱塘江与甬江之间的宁绍平原东西向水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浙东运河逐渐与京杭大运河融合,成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传统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向东延伸了239公里,为千年古运河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出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