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藏家
在江东明楼街道徐家社区,提起曹洪年,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个家里收藏了好多熨斗的人。”5月3日,记者前往他家一探究竟。
逛旧货市场兴起收藏熨斗的念头
曹师傅今年58岁,在纺织厂工作多年。
上世纪80年代,曹师傅去青岛疗养,在那里看到了刚刚初露头角的旧货市场,也萌发了收藏的念头。于是,每到周末,他就会到三市的旧货市场去淘宝。
1993年的一天,曹师傅发现市场上多了几样东西,好多摊位上都有一种铜制的有把手像水瓢的物品,细细打听才知道是熨斗。
曹师傅当时在纺织厂工作,与服装沾边的东西他都挺感兴趣。市场一圈逛下来,怀里多了10个熨斗。回到家,曹师傅慢慢琢磨后发现这10个熨斗都不一样。这下更激起了他浓厚的兴趣。他确定,自己今后的收藏方向就是熨斗了。
经过十几年的积累,现在曹洪年收藏了近百只熨斗,最古老的是明代的,也有建国初期的。
在他印象里,未收藏到手的一只汉代熨斗让他想念不已。“当时我刚开始收藏熨斗不久,在市场里发现了它。”样式很简单,朴素的几条波浪形纹饰,在一堆熨斗里并不出奇。卖家开价3000元,这可是他一年的工资收入,昂贵的价格让他止了步。曹师傅说,事后他翻阅了资料,才醒悟那一只很有可能是汉代的古物。“收藏要讲眼缘,现在是再也找不到了,也不知道它落在了哪位有缘人的手里。”
熨斗的演变汇集了先民的智慧
熨斗带回家了,可还有许多疑问堆积在曹师傅心中:熨斗最早是啥时候出现的?从当初到现在的样式,中间又经过了什么样的变化?
为了早日搞清这些疑问,曹师傅花费了大量时间查阅史料。
他从浩瀚的史料中知道,其实早在汉朝时,熨斗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的形状多为碗形,底部平整,以黄铜或紫铜制成,连着铜制手柄。碗内可放烧红的木炭,加热后用于熨烫衣物。因加热时间一长,铜制手柄也会发烫,手握不住,后来手柄处增加了活动的木柄,可以防止烫伤手。
明代的熨斗和汉唐时期形状上并无多大区别,外饰花纹更精致,有寿字、福字、莲花纹等各种纹饰,还有一些手柄处雕刻着精美的龙形图案,说明不是一般家庭可以使用的。
宁波红帮裁缝兴盛的见证
“熨斗的样式和大量出现是在民国时期。”曹师傅说,到了清末民初,熨斗再一次发生了大改变,不仅出现了有盖、封闭的熨斗,形状也由碗形向三角形改变。
封闭形的熨斗,木炭可以放在熨斗内部,四周有排风孔,盖子上还有插销,使用时插上可以防止盖子突然脱落,也可以防止火星突然迸爆损坏衣物。
曹师傅说,三角形可以更好地烫平衣物,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因此这种转变也是先民在大量实践后得出的结论,特别是在作坊比较繁盛,工作量大大增加以后。“三角形熨斗已经和现在的差不多了,大量集中在民国后,民国前制造的我几乎没有发现,这可能和民国初期红帮裁缝开始繁盛有关。”
这时的熨斗也越来越人性化:熨斗上多了一个小烟囱,木炭产出的烟气可以通过这儿排出,就不会熏到使用的人了;这个烟囱也慢慢地由开始的固定位置变成了可以自由转向。
他收藏的最大一个熨斗重达7公斤,平常人单手很难拎得动,“这种熨斗用于熨烫毛料等织物,大多是作坊里使用,家里几乎不用这么大型的。”
除了大的,曹洪年还收藏了一个迷你型的小熨斗。这是一个青铜小熨斗,呈三角形,熨斗顶部与把手之间用一根十厘米长的细铁杆连着,形状很像古代的烙铁。“这个熨斗是直接放在炭火上加热后使用的,大熨斗熨不好的边角、小褶皱,用这个小熨斗就能轻松搞定。”
“把这么多的熨斗放在一起,就是一部别具特色的中国熨斗演变史。”曹洪年经常将熨斗从箱子里拿出来赏玩,“我的熨斗全部是在宁波本地购得的,它们是宁波服装生产发展过程的一个见证。”
宁波晚报记者 胡菲 通讯员 应红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