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防病预警:谨防肠道传染病和贝类毒素中毒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1-05-27 07:39:09

  连日来,我市发现部分居民食用淡菜等贝类海产品出现腹泻的情况,昨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作出反应,发布了夏季肠道传染性疾病防病预警。有关专家表示,当前气温升高、闷热、潮湿,肠道传染病病原菌生长繁殖开始活跃,正是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此外,大量贝类海鲜纷纷上市,也是贝类毒素爆发的高发季。因此,提醒广大市民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预防,警惕贝类毒素中毒。

  感染性腹泻

  发病原因:感染性腹泻是由包括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细菌及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传播,市民中存在的不良饮水、饮食习惯,尤其喜好生吃、半生吃各类海水产品,将导致感染发病,本市发病高峰为6~9月份。

  临床表现:腹痛、腹泻,腹泻次数一般一天10次以内,重者一天内可达几十次,大便性状常见有稀便、水样便、洗肉水样便、粘液便等,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脱水等不同症状或体征。

  防治措施:预防病从口入。市民应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品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

  贝类毒素中毒

  发病原因:贝类毒素是贝类摄取有毒藻类在体内积累的毒素,属获得性毒素。依据中毒症状分为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和失忆性贝类毒素四类。我国海产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存在较为普遍。不同季节贝类中毒素含量不同,与藻类生长情况及赤潮爆发相关。在我国,春夏季是麻痹性贝类毒素高峰期,夏秋季是腹泻性贝类毒素高峰期,冬季毒素含量最低。

  临床表现:食用被污染的贝类可产生各种中毒症状,以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症状为主,取决于贝类中毒素的种类、浓度和食用量。麻痹性贝类毒素食用后可迅速出现唇、舌、手指麻木感,进而四肢末端和颈部麻痹,直至全身,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与麻痹性贝类毒素相比,其他贝类毒素的症状不典型。腹泻性贝类毒素一般表现为较轻微的胃肠道紊乱,如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并伴有寒战、发热。神经性贝类毒素和失忆性贝类毒素食用后既有胃肠道症状又有神经症状。

  防治措施:有关专家建议市民科学、安全享用贝类美味,吃贝类应避免食用内脏、生殖器及卵子等发黑的部位;烹饪要煮熟煮透,水温达到沸点后会大大降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食源性风险;尽量减少食用频率,单次食用量不宜太多,儿童、病人及老年人食用含有毒素的贝类后,更容易出现中毒症状;到信誉良好、有检测证书的商家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

  手足口病

  发病原因: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发病以婴幼儿为主。

  临床表现: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少数会出现中枢神经、呼吸系统损害,引发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脑水肿和心肌炎等。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

  传播途径:该病主要通过接触污染的手、毛巾、手帕、茶杯、玩具、床上用品等感染,也可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

  防治措施: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食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幼托机构等要加强晨检制度,发现孩子有发热、腹泻、出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及早隔离患病儿童;加强教室、居室等环境空气流通;做好日常性幼托机构等消毒隔离(玩具、餐具、便器等消毒)。

  东南商报记者 檀传才 通讯员 陶子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