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宁海两位木匠还原出诸葛亮的“木牛流马”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5-28 08:37:01

“木牛流马”深深地吸引了参观者。

  中国宁波网讯 浙江根雕精品博览会昨天在宁海开幕。宁海明港镇农民吴丁伍、张麒春这对木匠师徒合作复原出的3件“木牛流马”模型,让参观者不由得停下了脚步。“专家说,我们这一‘木牛流马’的工作原理,最接近典籍中的记载!”43岁的张麒春拿着国家专利证书自豪地说。

  “木牛流马”不仅会走,还会转弯

  相传,“木牛流马”是一种能在山路上运送货物的木制人力步行机。三国时期,诸葛亮曾用它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

  记者看到,昨天展出的三件“木牛流马”模型除了大小和材质不尽相同外,造型完全一样。牛车的主体是两个长方形的木箱,也就是“牛”的肚子,里面可以载重物;牛肚的两侧各装有两条牛腿,每一侧的牛腿之间由两根可折叠的木条相连;木箱前方,则是一个雕刻精美的牛头;一根短短的木条横穿过牛嘴部位,在这根木条两侧各有一根长而向上弯曲的木条一直通到牛尾,并再次有一个短木条相连,形成一个四方形的操控柄。

  “我们复原的‘木牛流马’不仅可以往前走,还可以转弯呢!”只见张麒春轻轻地上下推动把手,“木牛流马”便踏着脚步走了起来。他的手变个方向,“木牛流马”也随之转变行走方向,“国内有很多人在复原‘木牛流马’,但是他们的作品都没法实现轻松变化方向。”张麒春笑着说,这一“木牛流马”还达到了“人不大劳,牛不饮食”的要求,“负重越多,它走得越轻快。”

  复原“木牛流马”源自央视的节目

  吴丁伍、张麒春这对木匠师徒,是当地有名的农民发明家,两人先后在家具制作工艺、五金机械、健身器材等方面获得过多项国家专利。

  2009年,张麒春偶然看到中央电视台十套“我爱发明”栏目在播一位四川农民复原“木牛流马”的故事。爱动脑筋的张麒春看完就去找师傅吴丁伍,商量着也合作复原一台“木牛流马”,“很多人都在复原,但我总觉得他们的复原有不妥之处。”张麒春说。

  要复原1700多年前的发明,对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师徒俩来说当然不是件易事。他们查阅了很多资料后发现,关于“木牛流马”的记载相当简单。《三国演义》第102回中是这样表述的:“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造流马之法: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

  从毛毛虫爬行中得到灵感

  一筹莫展的张麒春有一天看到一条毛毛虫爬行时一耸一耸的样子,灵感突发,“毛毛虫爬行时,是前面的双脚落地,然后再后面抬起。”7个多月后,一台完全仿造毛毛虫爬行原理而制作的“木牛流马”终于出现在了大家面前。之后,兴奋的师徒俩还将样品和制作原理等资料,寄给了央视十套科技教育频道“我爱发明”栏目。没多久,他们就接到了“我爱发明”栏目专家组成员的电话,“电话里说,我们的发明最接近史料记载!”

  今年2月,师徒俩复原的“木牛流马”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下一步,师徒俩打算复原出与真牛同等大小的“木牛流马”,“我们想试试,我们的‘木牛流马’一个小时能走多少远。”记者梅子满/文龚国荣/摄

  新闻链接

  全省根雕精品汇聚宁海

  本报讯为期4天的中国(宁海)根雕艺术论坛暨2011浙江根雕精品博览会昨天在宁海开幕。来自全省各地的1300余件根雕精品一一亮相,其中包括高级工艺美术师高公博、中国根艺美术大师郑剑夫和张德和等名家的作品。

  本次博览会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全国根雕艺术研究院、省根艺美术学会、宁海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这些参评作品中,最终将评出金、银、铜奖若干名。(宁波晚报记者 梅子满)

【编辑: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