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鼎、匜、剑…青铜器“穿越”3000年来甬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1-05-30 10:40:53

光影之中,端详着春秋时期的青铜器,恍如隔世。

  西周的鼎、春秋的匜、战国的剑……上周末开始,浙江收藏协会青铜器委员会在宁波南苑环球酒店大堂展出40余件青铜器,首批展出12件。这是宁波地区内首次如此上规模的展出。

  省内藏家不过百余人

  在装修奢华典雅的宁波南苑环球酒店大堂,记者看到在暖色射灯下一个个单独摆放的青铜器,有的因氧化而产生了“铜绿”,有的尚带着出土时的泥土,让人在一瞬间产生穿越的感觉。

  陪同参观的浙江省收藏协会青铜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曹国华介绍:“青铜器是由青铜、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制成的各种器具,在世界各地均出土过。中国的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大约发展了15个世纪。主要包括炊器、食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由于场地有限,首批展出了12件。”

  这十二件青铜器包括:西周早期的三足二耳鼎、三足两耳铭文鼎;春秋的斜立双耳三足圆鼎、兽面耳-、平底二耳-、龙头流三足提梁盉、附耳圈足盘、管流平底匜、三足二兽头耳镂空带盖鼎;战国早期的双耳圈足带盖壶、镶绿松石复合剑;东汉的八乳带铭文规矩镜。

  “青铜器主要流传在河南、陕西、甘肃等一带,与浙江有一定的距离,所以省内的藏家也就一百余人。藏品数量也不如玉器、瓷器、书画等,这样上规模的展出在宁波地区还是第一次。”曹国华告诉记者。

  最早的已有3000年历史

  首批展出的12件青铜器,除一件兵器外,其余均为生活器具,直径或高度均在50厘米内。曹国华解释说:“铜,旧时也称金。在近1500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被宫廷或贵族所使用。制作一般分范铸和浇铸两种,讲究纹饰和材质的厚薄。藏家最为看好的是带有铭文的青铜器,因为铭文中蕴含的时间、人物,甚至事件的信息,对研究和推算当时的社会背景极有参考价值。铭文一般以10字之内的象形文字为主,也发现过带有上百铭文的青铜器。”

  在他的指点下,记者注意了一件春秋时期的附耳圈足盘。“这是春秋时期用于洗手的,与管流平底匜或龙头流三足提梁盉配套使用,类似现在的脸盆和水壶的功能。”曹先生介绍说。盘的外表面整齐地刻画了114道半圆型细花纹,极为精致。

  在12件展品中,时间最为久远的是距今有3000年历史的西周早期的三足二耳鼎。该鼎有烹煮肉食、实行祭祀等用途。它是在新石器时代广泛使用的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出现于商代早期,历经各个朝代,一直沿用到两汉,乃至魏晋。奴隶主贵族等级愈高,使用鼎数愈多。

  东南商报记者 朱菽剑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