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国际儿童节。记者昨日从市卫生局、市妇幼保健院(市妇儿医院)等了解到,随着我市儿童医疗卫生和保健条件的逐步改善,儿童死亡率比5年前明显降低,儿童医疗保健水平逐年提高。
95%的儿童体格发育正常
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发展和儿童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我市幼儿保健工作已进入较高管理率、较低死亡率的运行阶段。
据市疾控中心发布的居民死因监测报告显示,去年,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83%。,婴儿死亡率为3.48%。,新生儿死亡率为2.07%。。而2005年,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03%。,婴儿死亡率为6.75%。,新生儿死亡率为4.03%。。对比可以看出,相比5年前,我市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
另外,去年我市儿童(0岁—14岁)死亡率为51.26/10万,也比2005年的61.64/10万明显下降。如果按我市约100万名儿童来估算,我市儿童去年一年比5年前减少死亡100人。
同时,我市扩大疾病筛查的覆盖面,对筛查中发现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等,落实救助措施。去年,全市产前血清学筛查率85.22%,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8.21%;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6.07%。据了解,下半年,我市还将对儿童先天性髋关节疾病进行筛查,以便及早矫正预防残疾。
2009年,我市曾对6万多名儿童体格发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5%的调查者体格发育正常。
疫苗接种率95%以上
预防接种可有效预防与控制相应传染病的发生。近年来,我市不断提高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率,儿童疫苗接种率稳定在95%以上,有效控制了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发生。
目前,我市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的疫苗品种扩大到“11苗12病”,在原有的预防脊灰、结核、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乙肝、流脑、乙脑等疾病的基础上,增加了甲肝、风疹、腮腺炎等主要传染性疾病。据市疾控中心统计,去年我市启动消除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共有33万余名儿童接种麻疹疫苗。麻疹发病率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目前,我市正在积极行动,向着消除麻疹的目标迈进。
我国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去年,全市新生儿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已达到95.37%。据市疾控中心对我市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1岁—4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降至0.39%,远低于全国0.96%的水平。
另据介绍,在我市的流动儿童也享受和本地儿童一样的疫苗接种权利。去年,全市常规免疫共接种437.6万多针次,其中流动儿童占了64%。
儿科床位逐年增加
去年10月,让许多市民期待的市妇儿医院新住院大楼启用。该大楼实际开放952张床位,比原来新增了200张床位。其中,儿内科为2个病区,儿外科为1个病区,床位共有487张,比原来增加了174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儿童住院难的问题。
同时,该院引进了磁共振、16排CT、进口的婴儿保暖箱、蓝光治疗灯、ICU中央监护系统等国内外一流的先进设备,进一步提升了医生的急救水平。特别是过去死亡率极高的极低体重儿,现在医院的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在抢救成活的低体重儿中最轻的仅800克。
目前,市妇儿医院原住院楼旧址重建项目正在建设中。该楼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设计楼高10层,包括500张床位的儿科病房、儿科门急诊室、输液室及隔离病房等,将建成一幢设施齐全的儿科大楼,集儿科门急诊和住院部于一体。该大楼计划于2013年建成启用,届时将使市妇儿医院床位数达到2000张。另外,位于江北慈城的市妇儿医院北部院区已于去年奠基。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床位1200张,分两期建设。目前,该院区已被批复为宁波市儿童医疗中心。
业内人士表示,这两大工程的完工,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宁波市区儿童看病住院难的问题。
宁波晚报记者 叶海英 通讯员 马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