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迹6
“四大工程”相继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并先后开工建设
“四大工程”,指依托宁波港区位优势,国家和浙江集中在镇海县(现分为镇海、北仑两区)兴建的宁波港、浙江炼油厂、镇海发电厂和镇海清水浦渔业基地等4个大中型工程,基建总投资达8亿元,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浙江首次以宁波为中心开展大规模建设的开端。“四大工程”建设,带动了宁波滨海炼油、化工、发电、造纸、钢铁和修造船等六大临港产业群和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浙江特别是宁波经济社会发展。
印迹7
宁波港对外开放
1978年2月和9月,浙江省先后两次向国务院打报告,建议批准宁波港于当年下半年正式对外开放。1978年12月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浙江省关于开放宁波港的报告,同时明确待准备工作就绪后,由浙江省确定开放日期。在宁波海关、商检、边防、港务监督、外运、船货代理、保险等涉外管理和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后,次年5月16日,浙江省确定宁波港1979年6月1日对外开放。
印迹8
邓小平发出“把全世界‘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
1984年8月1日,邓小平询问沿海14个城市开放情况,并特别问到“宁波怎么样?”在听取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谷牧的简要汇报后,邓小平指示:宁波的民航机场问题要解决;要派卢绪章同志去宁波,帮助搞好对外开放工作;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同意宁波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年8月27日至28日,谷牧在杭州听取宁波、温州两市对外开放工作汇报时,传达了邓小平8月1日北戴河谈话中对宁波开放工作的重要指示。
印迹9
杭州湾跨海大桥实现通车
这座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以其25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9大系列自主核心技术、5项世界第一,成为世界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不但使宁波从长三角交通末梢一跃成为海陆交通枢纽和节点城市,还改变了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格局,使长三角地区的15个城市群的空间距离更加接近,从而催生一个国际级都市圈的加速形成。
印迹10
宁波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05年10月,在全国首次文明城市(区)评选中,宁波从116个参评城市中胜出,与全国其他9个城市和3个城区一起被命名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区)。2008年下半年,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推荐评选工作全面开始,包括宁波在内的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参加了复评。复评城市与申报新城市是同样的测评标准、考核办法、检查程序和工作要求。面对挑战,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富民”、“育民”、“惠民”、“便民”、“健民”、“安民”等六大民生工程,进一步优化全市的人居环境、创业环境、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市民生活品质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2009年1月20日,宁波再度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东南商报记者 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