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三不缺”企业如何“内向全球化”引人深思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6-06 08:16:26

王志乐

廖红晖

  中国宁波网讯 “过去我们的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主要是促进高速增长,今后能不能通过这些跨国公司的进入,帮助中国转变发展方式,以求可持续发展。今天,更多的企业开始作出这样的思考……”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

  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的企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眼下,那些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的企业,不缺资金、不缺技术、甚至不缺管理,在“开放”和“再发展”的问题上却面临着一道新的坎。

  “企业还要发展,要获得长远的发展,除了要走出去,更不妨以更宽广的胸襟致力于‘内向全球化’,以此巧妙地扩大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在昨天举行的中国开放论坛之企业峰会上,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一句“内向全球化”抛砖引玉,引得了在座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共鸣。

  王志乐的“内向全球化”说得直白些,就是企业不走出去,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达到企业全球化的目的。

  “‘内向全球化’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既对境外投资商构成吸引,也能够在谈判时拥有话语权;二是,企业需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事实上,在宁波,乃至浙江沿海开放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不在少数。广博正是当前不少市场意识强烈的中国企业的缩影。”王志乐表示。

  “10年前在与跨国大鳄沃尔玛合作之初,我们通过贴牌的方式,志在通过跨国公司把我们产品的销路拓展到全球市场;而现在,我们的不少产品以自主品牌的形象出现在沃尔玛全球各网点的货架上——正借助跨国公司的平台,我们制造的产品、中国轻工产品的海外份额得以扩大;除此之外,我们引入了加拿大的技术管理团队,从原来做文具出口的,现在做新材料纳米材料出口,顺利达成了产业提升的目标;跨国公司对中国民企的改变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浙江广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利平说。

  经过数十年摸索,宁波本土企业广博集团在“内向全球化”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模式。

  然而最初,中国对外资的需求是资金、技术、管理,外资则更看中的是中国相对较廉价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优惠政策,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制造成本的优势。而眼下,这样的合作基础似乎已经不复存在——资金,已然不是中国企业最缺少的,甚至有很多中国的资金正在全球寻找项目;技术,在某些领域,国内企业的技术可堪称领先;再有管理,部分中国企业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建立起的自有管理模式甚至已经可以向外输出了。

  如果说,随着中国企业的成长壮大,我们与引进外资,与跨国企业合作的基础已经出现了转变,即已经不再是单单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管理,那么我们“内向全球化”的台阶也有必要进入一个新的高度——过去我们主要是促进高速增长,今后能不能通过这些跨国公司的进入,帮助中国转变发展方式,以求可持续发展。今天,更多的企业开始作出这样的思考。

  2007年,法国赛博与浙江企业苏泊尔联姻的案例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回想起伴随着业界“是否会造成民族品牌的流失”、“又消灭了一个成长中的民族品牌”等舆论疑问完成并购的情形,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丰禾昨日坦言初衷:“实际上,当时我们企业已经处在了20亿元的发展阶段,但我们在思考,中国制造业的优势还能持续多久?我们在过去的七八年中做到了20亿元,那从20亿元到100亿元的发展,又将依托于什么呢?”

  并购后,苏泊尔原有的管理团队保持不变,并在中国和东南亚的市场继续沿用苏泊尔的品牌,而赛博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被导入到了苏泊尔。经过两年的融合,赛博全球的产能迅速转移至苏泊尔,并把200多项专利和专有技术也转移到了苏泊尔。

  “从2亿元到我们预期的今年的14亿元至15亿元,仅仅4年的时间就实现了,预计明年就可以超过20亿元。”王丰禾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

  “苏泊尔用股权换取了长远发展的技术和管理的基础,值得更多有实力但急需‘再发展’的企业所借鉴。”王志乐称。

       宁波晚报记者 崔凌琳/文 王勇/摄

【编辑: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