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慈溪
崇寿镇一位七旬老翁手工钉秤60年
稿源: 慈溪新闻网  | 2011-06-08 13:39:45

图为单茂良老师傅在认真地制秤。

  慈溪新闻网讯(记者 陈邦强 实习生 吕佳 通讯员 沈红武)木杆秤,作为民间日用称重衡器已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当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测量仪器充实人们的生产生活时,木杆秤渐渐隐退。而那些以制作和销售木杆秤为生的手艺人也逐渐改行或是勉强经营着冷清的生意。在崇寿镇相公殿老街上,就有这样一位老手艺人仍然固守着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钉秤师傅名叫单茂良,今年已76岁,15岁那年,为讨生计,到天元镇拜师学做木杆秤。60多年来,他由一位学徒转为原慈溪铁业社职工,退休后再到个体业主,岁月改变的是他的身份,不变的是手中的技艺和对这份传统手艺的执着。

  “钉秤行业虽然不能赚大钱,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现在哪户人家碰到木杆秤坏掉了,也只有我能修了,因为像我这样的土秤匠现在是少有了。”单师傅告诉记者。

  在单师傅的店里,记者看到墙壁上挂满了大小各异的杆秤。单师傅说,钉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稍有偏差,就会造成短斤缺两。用行话说,钉秤是良心活,做一杆秤需要很多的工序:打磨、安定盘星、定刻度、钉秤花、安秤纽、上光……因为是计量工具,所以每道工序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如今,木杆秤逐渐地被台秤、电子秤等所取代。但在乡间,杆秤一时还难以淘汰,单师傅的店里,依然有顾客来订制或维修。单师傅告诉记者,“来修秤的人路都比较远,甚至从30里外赶路来这里,新浦后面的人也会到这里来的,觉得不帮人家忙也对不住人家,就一直习惯了。”

  然而,木杆秤终将退出历史舞台。在说到制秤手艺将面临失传时,单师傅感觉有些遗憾。单师傅的儿子多次劝说他不要那么辛苦了,可是老人却一直无法割舍对这门手艺的感情。

  其实,单师傅的家境是十分宽裕的,儿子的企业办得十分红火,自己每个月也有2000多元的退休工资。本可以安享晚年,但单师傅实在是不想丢弃制秤手艺,在他内心,仍希望制木杆秤这门老手艺能被后人更多地知晓和传承。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