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创先争优创业创新 慈溪全力打造坚强的“红色堡垒”
稿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 2011-06-14 07:17:38

  慈溪,东海之滨,大桥之南。这里回荡着火热的创业激情,也涌动着争先发展的热潮;这里是金色的田野,也是红色的热土。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坚强的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多年来,慈溪市2938个基层党组织、63350名党员,积极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慈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慈溪市各级党组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在抓基层打基础、抓创新求实效上下功夫。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各领域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成效初显,在加强和创新基层组织工作方面涌现出诸多特色与亮点,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全面推进效益和谐新慈溪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网格服务别样红”——着力推进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前不久,在天元镇潭南村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村民江建梁正在申请办理食品流通安全责任书,因为他开的一家杂货店需要补办手续,“现在方便多了,在家门口就把这事给办了。”

  这,得益于慈溪市在农村深入开展的以“网格化管理、社区化服务”为重点的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活动。

  如何把创先争优落实到基层,如何在农村社会管理中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让老百姓真正得实惠,慈溪市动足了脑筋、下足了苦功。自2009年10月以来,该市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市深入开展以“网格化管理、社区化服务”为重点的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活动,通过全面建立“四大体系”,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贴身服务,构建起具有慈溪特色的农村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

  ——全面建立了农村社区化管理网络体系。依托现行农村基层组织结构,按照地缘相近、居住相邻、人文相亲、管理幅度适宜等原则划分片区网格,一般辖常住居民100户。推行“一片区一支部”建设,并设置若干党员中心户,形成以农村党委(党总支)为核心、片区党支部为主体、党员中心户为阵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组织管理网络体系。

  ——全面建立了农村社区化服务平台体系。在行政村中心位置建成面积350平方米以上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配套设置“三室三站二中心一校一场所”等服务设施。设立敞开式便民服务大厅、集中服务窗口和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建房审批、社会救助等服务。

  ——全面建立了农村社区化特色服务体系。通过将村级审批事项统一纳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建立农村代办员队伍,为群众提供“代办式”服务;通过排摸群众服务需求,为群众上门提供“点题式”服务;结合项目建设、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和群众重大需求,为群众提供“主题式”服务。

  ——全面建立了农村职业化社会工作者人才体系。通过以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为重点,推进村专职干部“选聘分离”、报酬统筹、干事对账、创业承诺等制度,培养和造就一支精干高效、素质优良、群众公认、奋发有为的农村职业化社会工作者队伍。

  目前,该市274个行政村中有234个村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40个村设立便民服务站,建立了2409个片区网格,组建了一支由650余名村干部组成的“代办员”队伍,以及一支由1560名专职干部组成的农村社区职业化工作者队伍,累计受理各类事项25万余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达96%以上,有效提升了农村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一树双花并蒂开”——着力推进非公企业发展强党建强

  慈溪作为一个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县市,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已超过98%;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活动着10305名党员,分布着700多个党组织。一个充满活力的非公有制经济大市跳动着“红色”脉搏。在非公党建领域,该市以何“创先”,如何“争优”?

  当笔者走进慈溪市嘉利机械实业有限公司,“双强争先”的浓厚氛围无处不在:党员干部列席董事会谏言,党员挂牌亮形象、亮身份、亮承诺,党员技术创新小组勇当先锋,党员先锋岗班组示范带头……

  “非公企业创先争优,关键是实现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无缝对接、和谐统一、互惠共赢,这样才能使非公企业开出发展强、党建强‘双品牌’建设之花。”嘉利机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支部书记陈百亨如是说。

  该市在推进非公企业创先争优活动中,突出服务企业促发展、服务员工聚人心、服务社会促和谐,大力推进创新提效增活力、服务员工暖人心、回馈社会树形象三大行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企业争当发展强、党建强“双强争先”企业。

  服务企业促发展。积极推进“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载体建设,号召党员争当表率,感召职工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目前,全市建有党员示范岗900多个,党员责任区300多个,全市非公企业2%的党员贡献了58%的专利。同时,开展“双节双增”和“党员身边无隐患、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违纪”等活动,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优势出智出力。浙江心连心电器有限公司党支部提出的加强管理、改进工艺等方面建议被采纳后,为企业节约资金近20万元。

  服务员工聚人心。推行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帮扶职工活动,全市已有8000多名党员与1.2万多名职工结成帮扶对子。引导企业党组织开展“关爱员工、共创和谐”活动,通过建立职工爱心基金等,先后帮助2000多名职工解决了子女就学等问题。发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通过召开联席会、民主协商会等形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进企业和谐发展。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以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慈溪汇丽机电有限公司党总支通过企业内网、职工学校等,以开展职工读书月、论坛交流等形式,为职工送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服务社会促和谐。加强对企业主特别是党员企业主的教育和引导,动员企业饮水思源、致富思报,不断提高企业美誉度和影响力。在去年慈善捐款活动中,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共捐款7000多万元。积极开展“百村千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引导广大非公有制企业通过产业带动、项目开发等形式,多渠道、多方法支持和促进村级发展,全市共有1353家非公有制企业与307个村(社区)结对,承诺出资1亿多元,累计到位资金9900余万元。开展“先锋助学”活动,胜山镇东方琴业、大发化纤等5家企业党组织向101名贫困学生资助25万元。

  “四强四有砥柱坚”——着力推进农村干部创业创新

  在慈溪市龙山镇西门外村,村民们总是习惯亲切地称村党总支书记陆永康为“阿康哥”。16年前,经营禽蛋公司的陆永康放下企业,受龙山镇党委邀请来到西门外村工作。在他带领下,西门外村由一个集体资产不足175万元、年集体经济稳定收入不足13.5万元的落后村,发展成为拥有集体资产1亿多元、年集体经济稳定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先进村。

  像陆永康这样一心扑在富民强村上的基层干部,在慈溪还有很多。

  近年来,慈溪市立足“四强四有”,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精干高效、创业创新的基层干部队伍,为慈溪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强化选拔任用,确保有人干事。扩大选人视野,切实打破区域、身份条件限制,全面推行村干部“选任八法”,努力把一批年富力强、知识丰富、能创业致富的优秀人才选进村领导班子,逐步实现“能人当家”。目前,全市274个行政村中有860多名经济能人担任村干部,其中145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有4名外来优秀党员进入村党组织班子,有16名机关下派干部到村任职,有6名村干部跨村任职。

  强化教育培养,确保有能力干事。全面落实村干部培训工作责任制,通过集中培训、主题轮训、开设村干部讲坛等形式,对村班子成员进行针对性业务培训。同时,积极推进学历培训,组织选送村干部参加大专以上学历培训,近年来,已累计选送500多名村干部参加大专及以上学历培训,已毕业387名。

  强化激励保障,确保有动力干事。实行村专职干部报酬统筹和最低基本报酬保障制度,将村干部基本报酬与宁波市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挂钩,确保逐年稳步提高。全面实施村专职干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等四大保险。2010年市财政用于补助村干部报酬和保险支出达2500余万元。对连续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0年以上的,在符合相应条件后,给予参照享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建立从村干部中定向招录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制度,开展了选拔优秀村书记进入镇(街道)领导班子工作,不断增强村干部岗位吸引力。目前,全市已累计有25名村干部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岗位,5名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3名退职村党组织书记参照享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有压力干事。建立村干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定期例会、向镇(街道)党(工)委会议汇报工作制度和“双述双评”制度,完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和村级各项日常工作制度,规范村干部日常行为。全面推行村干部创业承诺制度,所有村班子集体和村干部,向村民公开作出任期目标承诺和作风承诺,接受群众监督。2007年以来,全市村干部已完成承诺事项3600多项,承诺兑现率超过98%;今年村级组织换届后,全市新一届村班子和干部共作出承诺事项4200余项,有效促进了村干部作风转变。

  “勇担使命先锋行”——着力推进党员队伍创先进争优秀

  多年来,慈溪市创新模式、大胆探索,不断建立完善党员发展、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关爱、服务等有机结合的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一支“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党员队伍。

  创新党员队伍教育培养模式。从2005年开始,该市探索实施“党员人才工程”,提高党员人才队伍素质。目前,全市有8100余名党员被培养成为致富能手、科技业务骨干等各类人才,2154名人才被培养成为党员,1179名党员优秀人才被培养成为基层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宁波沁园集团有限公司集团研发中心主任、党员李明举,为企业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订工作,获得各类发明专利10多项,他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项目荣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创新党员全天候管理服务模式。推行党员“底线跟踪管理”,划定党员行为的“底线”,加强对党员日常行为及八小时外行为的动态监督管理;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将党员参与活动等情况进行如实记载和量化计分,强化党员动态管理,建立“无位”党员的“有为”平台;推行农村企业党员“双联系、双登记”制度,对居住在村、工作在企业的党员,推行“双联系、双登记”制度,使党员能在村、企党组织中参加双重学习教育,接受双重管理服务;建立“查、联、建、管、用”的流动党员全程动态管理工作机制,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创新党内激励关爱模式。深入实施“关爱同志行动”,建立总额超过2000万元的市、镇(街道)、村三级党员困难互助金,每年受益党员超过4000人次;深入实施“党员创业帮扶工程”,建立健全党员创业贷款、培训、示范和激励机制,采用“远教+专家”、“项目+导师”和“1+1”结对等形式,为党员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市场分析等创业指导服务,累计为62名创业党员提供800余万元创业贷款,已使152名党员走上创业和扩大创业的道路;实施流动党员服务“一卡通”,为外地来慈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培训等服务,累计发放“一卡通”800多本。

  “玉汝于成任翱翔”——着力推进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2009年、2010年,浙江省大学生村官论坛连续两年在慈溪举行。慈溪以其大学生村官选拔、培育、管理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赢得了历次大学生村官论坛的垂青。

  2001年,慈溪在全省率先实施“一村一大学生”工程,全市累计共选聘大学生613名,目前仍在村(社区)岗位工作的有396名,在流出的217名中,考入机关事业单位有187人,占86.2%;自主创业和另行择业的26人,占12%;辞退4人,占1.8%。

  该市通过教育培训、多岗锻炼、结对帮对等措施,为大学生村官打造成长成才的沃土和熔炉,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教育培训“强素质”。把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建立了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菜单式培训机制。通过把大学生村官吸收为镇(街道)青年干部读书会成员、开展带课题培训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

  多岗锻炼“提能力”。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村官到镇(街道)各办所上挂锻炼、到重点工程短期锻炼等,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根据每年对大学生村官的考察情况,在镇(街道)范围内进行配置性交流、培养性交流和调整性交流。

  结对帮带“助成长”。采取“2+1”双结对方式,即在镇(街道)确定一名党政干部、在村里确定一名村干部作为他们的指导老师,通过师徒结对形式面对面指导,传授基层工作经验方法。

  健全制度“促规范”。推行大学生“村官”干事对账制度,将“干事对账”结果与年度考核奖、评先评优和选拔使用密切挂钩,让大学生村官“有事要做”、“有事愿做”。建立民情沟通制度,每名大学生村官联系5至10户村(社区)老党员、困难户和致富能手,做到经常联系、定期走访。健全岗位考核制度,每年年底,对大学生村官年度工作进行科学评定。

  今年村(社区)换届选举中,全市共有133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社区)班子,占总数的33.7%。其中,担任党组织书记的4名,村委会主任的2名,进入村级党组织的41名,村(居)委会的42名,村经济合作社的60名。这批大学生村官平均年龄不足30岁,学历都在大专以上,使全市村级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同时,选拔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进入村级班子,对进一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把“一村(社区)一大学生”工程引向深入,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凝心聚力谋发展、高举党旗谱新篇。在鲜红的党旗引领下,慈溪,这个慈孝故里、青瓷之源、家电之都、杨梅之乡,将随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与发展,拉高标杆再出发、创业创新再奋发,奏响一曲曲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华美乐章。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