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十
“在田野山坡里寻找记载,在破残瓷片中汲取古文化”,闻长庆以此形容自己对古陶瓷的热爱。十余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收藏中国古代各窑口的瓷器,共收集完整的陶瓷器3000余件,民间流散的残器标本不计其数。
作为慈溪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典型代表,闻长庆在制冷专业方面曾获得25项国家专利。如今,他把企业交给儿女打理,自己一心扑在古陶瓷文化研究上,中国古陶瓷协会副会长张浦生称他为“儒商瓷痴”。他于2007年创办的浙江中立古陶瓷博物馆,是以考古、学术研究为特色的博物馆。闻长庆说,“我是在收藏中对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是单纯为了收藏而收藏”。
为何从收藏走向研究?闻长庆说:“在收藏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特殊的上林湖窑瓷片,有青花,也有黑釉瓷,但越窑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只有青瓷。”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闻长庆开始在上林湖古窑址及其他窑址作了上百次的实地考察,收集标本和摄影取证,同时从古玩商、藏友手中购买大量瓷片进行研究。2006年,上林湖越窑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闻长庆把上林湖的民间研究引向了新高度,2007年、2008年和2010年,他三次组织国内各博物馆、考古所及有关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收藏界爱好者、海外学者召开上林湖窑系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我认为上林湖窑系是‘母亲瓷’,青瓷不是‘独生子’,还有黑瓷、青花瓷、官窑瓷等。上林湖窑系前后经历3500年,中国五大瓷窑都源于此。”在闻长庆看来,浙江是多种瓷器的首创地,“丝绸之路”应更名为“瓷绸之路”更为恰当,起源就在勾章港。“上林湖唐代墓志铭中记载有勾章乡鸣鹤府,就是在慈溪。”闻长庆写成了《不该遗忘浙江制瓷史》一书,此书以“历史上无记载,现代文博学家未涉足”的特色,填补了浙江古陶瓷制造史研究的空白。
从上林湖窑系、杭州窑系到钱塘江流域的古陶瓷碎片,闻长庆的研究收集领域不断拓展。最近,他正在研究“钱塘江流域的天书之谜”,“近年来,我收集到一批涉及到钱塘江流域不同古陶瓷的象形文字标本,近300个文字,与甲骨文等相对应,我把它们称作为陶骨文、瓷骨文。我甚至认为拼音字母已经在当时出现。”作为一个民间的古文化研究者,闻长庆希望有专业学者来共同研究翻译这些文字,以开启一个全新的古代文化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