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慈溪市周巷镇党委:由“镇”向“城”谋跨越发展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1-06-24 07:32:58

  处于余慈中心城核心区块的慈溪市周巷镇,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浙江省和宁波市中心镇,去年12月,又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小城市”培育试点进行重点培育。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素有中国食品之城、长三角家电之都、杭州湾畔绿色之乡、宁波西北部现代化商贸之地等美誉的周巷镇,在加快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正面临着由“镇”向“城”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

  党建为先 合力建城

  为全面推进周巷由“镇”向“城”的跨越式发展,周巷镇党委通过抓好党建,实现干部素质、能力和作风的提升,打造亲民、为民、富民的干部队伍和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镇党委一方面通过公开选拔、竞聘上岗等举措,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干事对账”制度等考核激励机制,以及常规工作法、项目化管理法和个人绩效承诺法等工作机制,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效能。从2009年9月开始实施的“干事对账”制度,对干部分派到的阶段性工作任务进行定期“对账”,作为干部干事创业的“成绩单”。“干事对账”制度如同一根“指挥棒”,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

  在制度的激励下,各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省内第一家镇级书城——周巷书城今年1月建成使用,一个月后,数字影城对外营业,余慈连接线建成通车,慈溪第三医院扩建工程完成主体工程,一批“农房两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

  宜业宜居 生态为本

  步入紧靠周巷镇核心区北部的万安庄村,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阴、花团锦簇的景象,河里也种上了花草,仿佛浮动的绿岛。过去,村里没有进行生活污水治理的时候,生产、生活污水一经排出渗入地下,造成二次污染。在环境整治工程中,村里完成了大道绿化、自来水二次改水、河道疏浚砌坎、绿化带配套、袖珍湿地、污水治理等一系列工程,使村里的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周巷镇党委、政府把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小城市培育的重要抓手深化村庄整治工作。实施了农村集中和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投资1040万元完成长胜市村和万安庄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目前,全镇已拥有4个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和5个宁波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9个村被命名为宁波市环境整治合格村。

  同时,大力推进“森林周巷”建设,以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区块绿化、城区绿化和农田绿化为抓手,积极实施“生态环境”工程。去年,新增绿化面积9.1万平方米。其中,建成区绿化2.7万平方米,村庄绿化6.4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2%。实施了河道生态水体修复试点,共种植水生植物10000平方米。不断加强的生态建设,使周巷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创新管理 共促和谐

  由6个自然村通过二次合并而成的周巷镇三江口村,面积扩大,人口增加,加之村民居住分散,管理难度加大。2009年,周巷镇党委在村里开始试点网格化管理,将村分为6个管理区,管理区下设39个片,形成“村、区、片、户”四级管理模式,从而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将触角直接延伸入户。实施网格化管理以来,村民的民事调解率达到100%,群众满意度达到99%。如今,这一社会管理创新举措已在周巷全镇推广。

  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周巷镇党委不断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之路,为小城市建设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

  在各村(社区)建立了服务群众工作站,成为服务群众、化解矛盾、锻炼干部的新载体。

  建立了由城管、公安、工商、卫监、供电、国税、地税等19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城镇综合执法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便于协调指挥、高效强力的行政执法体系。

  成立党员“老娘舅”服务室,完善发挥党员志愿者作用的载体。

  建立外来流动党员联系点制度,成立镇级“和谐促进联合会”,建立集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党员服务中心及其他便民服务项目于一体的镇便民服务中心……一项项创新举措,使周巷镇硬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也使周巷的城市化发展更具活力。

  宁波日报记者 沈朝晖 慈溪记者站 孙云东 通讯员 赵 珊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