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石刻石像四处散落 东钱湖两处古墓迟迟难修复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6-24 09:12:43

史曼卿墓葬前,文臣头像已与身体断裂,武将石像滚落在草丛中。边城雨 摄

  东钱湖南宋石刻公园西北侧的山坡上,有两座具有很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南宋和明代古墓葬。按照计划,这两处古墓葬稍作修复后,将随着石刻公园的再次开放而和市民见面,然而,由于修复资金存在缺口,原本打算今年五一完工的古墓修复工程至今陷于停顿状态。文保专家担心,如果工期长期停滞,将给这两处古墓葬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两处古墓由文保爱好者发现

  6月21日,记者在南宋石刻公园总经理刘平平及两名当地业余文保员的陪同下,来到这两座古墓。

  明代古墓位于离南宋石刻公园数百米远的半山腰处,看上去十分气派:鹅卵石铺成的墓道保持完整,长约30米;三座石牌坊残件立在墓道边,由于年久失修,显得有些破落;墓道两侧,堆积着几扇石栏杆,还有一些明代风格的建筑石构件。

  宋代墓位于山头最高位置,离明代墓的直线距离大约800米,规模比后者更大。神道第一二层平台上散乱分布着文臣、武将一对,均已卧倒,另有牌坊残柱及石享亭残件,雕刻古朴精美。该墓道虽遭破坏,但气势恢弘,形制清晰,墓前石刻基本保存完整。

  据介绍,这两座古墓是2001年时由几名文保爱好者发现的,随后被文保部门列为区级文保单位。被发现时,两座古墓均遭盗毁,但古墓周边的附属设施相对保持完整。

  两处古墓有望跻身“国保”

  昨天,记者就这两座古墓的情况,采访了受委托主持清理工作的市文保所相关负责人。他介绍说,这两座古墓为原鄞县文管办公布的史渐、包桢、史涓三处墓道中的两座,“古墓的墓园建制庞杂、规模宏大,有官宦之气。”

  其中,公布为包桢墓南侧的明代古墓,经文保专家的甄别,认为此墓与包桢的身份相适,应是包桢的墓地,而边上被公布为包桢墓的墓葬,则应属包氏家族中的另外一人的墓。包桢,子直,号梅雪,冠带散官,以子大魁资衔赠南京太仆寺主簿厅主簿,“他和包玉刚为一脉,都是传说中宋代名臣包拯包青天的后人。”

  宋代墓葬原公布为史涓墓园。文保部门经调查发现,它的主人其实是史曼卿。“包家与史家,都是历史上东钱湖一带的名门望族,其中史氏望族‘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史曼卿是南宋丞相史浩之弟,也是当时高官。据考证,宁波史氏家族后来整体衰落,不得已把大量在东钱湖的墓葬区转让给包氏家族,这就是东钱湖出现包氏族人墓葬区的缘故。”这位负责人说。

  来自市文保所的信息还显示,这两座古墓与南宋余天任墓道石刻、燕子窝墓道石刻、明代金字山石牌坊群、金忠家族墓葬群一起,有望以“东钱湖古墓葬群”的名义,跻身近期将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申报材料我们早已送上去了。”市文保所副所长徐炯明告诉记者,它们获批的可能性极大,“它们是东钱湖石刻群的重要补充”。

  修复工程现处于停顿状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南宋石刻公园实施改扩建三期工程时,决定对这两座古墓进行清理和修复,以扩大南宋石刻公园的影响。修复工程遵循文物保护原则,只对部分墓道进行修复,其余部分仍保持文物原始状态。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墓室封土、墓圈墙,以及神道清理修缮等。工程若顺利完成,将为南宋石刻公园增添更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魅力。据悉,这两座古墓修复开放后,南宋石刻公园的面积将从现有的100亩扩大到250亩。

  但原定于今年3月份开工,5月1日前完工的修复工程却迟迟无法完工。目前工程处于停顿状态,只完成了前期的清理工作。这是为什么呢?

  有知情人对记者说,工程遇到的最大“拦路虎”是资金缺口较大,承担修复工程施工的公司坚持要资金到位后再开工,所以造成工程目前陷入僵局。

  “作为南宋石刻公园三期扩建工程的一部分,扩建工程已经完工一个多月了,但对这两座古墓的修复却停了下来。这样四处散落的石刻、石像,很不利于保护,如果历史文明的符号因此而丢失,后果不堪设想。”东钱湖多名文保专家对此表示出深深的担忧。

  宁波晚报记者 边城雨 梅子满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