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莫再让江河吞噬生命 小候鸟何时能在泳池里畅游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6-28 06:56:40

  记者手记

  关爱“小候鸟”

  外来务工子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生长的环境总体上不尽如人意。他们的父母大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不高,工作和生活环境差、流动性大,终日忙于生计而无暇照顾孩子,对孩子的健康、心理方面的教育相对薄弱。

  如果说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堂”,长期与父母“分居”的“小候鸟”们在这一环节上已留下了先天的缺憾;如果学校教育是孩子的“第二课堂”,缺乏父母监管的孩子们依然比其他孩子承受了更多的辛苦。当他们来到宁波,来到父母挣钱并为之奋斗的城市,这个充满爱心的城市很愿意作为他们的“第三课堂”。

  两个月的时间不算太长,却是他们与父母共同度过的60天,除了分享学习、玩耍、成长的过程,还是感受亲情,弥补、强化与父母间心灵纽带的一个契机。

  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小候鸟”应该更为健康快乐地成长。虽然,他们只在甬城停留不长的时间,但“小候鸟”融入社会和分享进步成果的点滴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反映。

  只有全社会关爱这些“小候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才能让这些流动的花朵开得更灿烂。

  调查

  外来务工者没时间陪孩子

  谁家的孩子不是宝?外来务工人员同样最担忧的是孩子出意外。

  来自湖北的陈桑菊在鄞州高桥一家不知名的小服装厂打工。为了赚钱,她每天至少要工作10个小时,多的时候甚至要工作到深夜,每周一天的休息日也舍不得休息。“我们是计件工资,干得越多,钱才能拿得越多。不单老板希望我们加班,我们也想多赚点钱补贴家用。”陈桑菊有些心酸,“每天和儿子团聚的时间,就是看着孩子睡熟的模样。”

  “孩子特别喜欢玩水,可我们没钱送他去游泳馆啊!”陈桑菊最担忧孩子趁家长不在跑到河边去玩。

  然而,高强度的工作、超长的工作时间、相对恶劣的居住条件以及相对拮据的收入水平,使得这些在城市里举目无亲的外来务工者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照顾“飞”来与他们团聚的孩子。

  废弃的小水塘、缺乏安全防护措施的小溪、急流水深的江河……由于缺乏成人的有效监管,这些地方随时都可能成为“小候鸟”发生溺水事件的“黑点”。

  “一到暑假,经常可以看见一些孩子,在日湖里游泳,在姚江边嬉水,根本没有大人管,看得我们都心慌。”江北大闸小区的张阿姨告诉记者。

  可是要花钱的地方,他们“玩”不起呀。来自安徽的出租车司机赵师傅苦笑说,“市区里的游泳池动辄几十元一张票,孩子玩一天,我就白忙半天活了。”为了尽量避免孩子偷跑去河里游泳,赵师傅索性给儿子几元钱,让他去网吧待着。可孩子沉溺游戏,最后只能把他锁在出租房里了。

  市关工委办公室李主任认为,对于“小候鸟”来说,充满新鲜感的大城市也充斥着安全隐患,外来务工人员疏于监管,又没有亲戚朋友可以帮忙照顾,相比于他们熟悉的农村环境自然存在着更多的危险。

  声音

  谁来给他们一个安全的泳池

  炎炎夏日,能在水中嬉戏玩耍,也是童年不可或缺的记忆。让孩子们玩,有地方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畅游,不仅能让孩子们过得更加开心愉快,也能让外来务工人员更安心踏实地为甬城建设做贡献。

  “用兴趣活动‘圈’住孩子,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的共同努力。”读者陈老先生有着40多年的教龄,深谙孩子天性。昨天,他致电本报87777777新闻热线说,我市是否能从现有的城市公共资源、社会公共产品中挖一挖潜力,为这些“小候鸟”提供一片可以畅游的安全水域。

  有着同样想法的张先生,设想得更为具体些。他说,公共游泳场馆、学校内部的游泳池等能否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设免费的游泳培训班、提供一批免费的游泳票或者推出免费专场等公益性活动,最好能有爱心企业推出公益游泳池。

  新闻链接

  溺水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的头号杀手

  2010年我市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小朋友溺水死亡36人,占全年非正常死亡人数的63.2%。而在这溺水死亡的36名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小朋友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73.5%,小学生占64.7%。

  宁波晚报记者 吴震宁 徐叶 黄金/文 徐佳伟/摄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