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男子倾家荡产买到假废品银 偷师骗子转骗他人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1-06-28 07:57:30

  6年前,他是一名受害者,6年后,他从受害者变成了行骗者:依样学当年骗子的手法,转骗他人。近日,宁海县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张某。

  倾家荡产买到假货

  54岁的张某是浙江仙居人,2002年开始在兰州做海鲜生意。几年下来,他手头有了些积蓄。

  2004年下半年的一天,一陌生男子向张某推销废品硝酸银,称每公斤可以提炼出0.55—0.6公斤的纯银。当时,张某还打电话向开打金店的朋友请教,得知一个检验方法:用开水将硝酸银溶化,再用食盐搅拌,如果片刻后有沉淀物出现,就是真的硝酸银。

  张某如法检验后,果真发现有沉淀物。打听到纯银的市场价每公斤3400元至3600元,他觉得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便倾尽所有,花10万多元从对方手中购买了70多公斤的废品银。

  钱没了,海鲜生意也没法做了。于是,张某带着这些废品银回到仙居。他根据别人提供的方法提炼纯银,结果均以失败告终。此时,张某才意识到被骗。无奈之下,他只好将剩下的假废品银堆在家中。

  偷师骗子转骗他人

  去年下半年一天,张某上网时,发现有人发布收购废品银的消息,并留有手机号码。当时,张某手头拮据,又欠下一屁股债。想到自己被骗得那么惨,那些假废品银还一直堆在家里,他脑子一热,决定以偷师骗子的方法转骗他人。

  为隐瞒自己的籍贯,去年12月24日下午,张某携带28公斤假废品银,特地从仙居跑到宁海,购买了一张当地的电话卡,联系网上要买废品银的绍兴人项某、郑某,并约好次日在宁海见面。

  次日上午碰面后,张某拿出部分事先准备好的真废品银给对方。项某、郑某检验后信以为真,经过讨价还价,双方最后谈妥以6.5万元成交28公斤废品银。

  项某、郑某带着这批废品银回到绍兴工厂,经过提炼,发现里面没有一点银含量。他们特地又拿到杭州专业机构去化验,化验结果亦是如此,才知道被张某骗了。

  冤家路窄束手就擒

  据悉,张某骗到6.5万元后,部分用于还债,其他则用来日常花销。

  今年5月11日,张某想到家里还有一部分假废品银,便翻出以前从网上记下的另一个收废品银的电话,依样画葫芦,约绍兴人陈某次日在宁波见面。

  无巧不成书!陈某刚好与被害人项某、郑某是朋友。前段时间,陈某听他们说起被骗的经历,加上自己也在收购废品银,于是留了个心眼。

  与张某谈好之后,陈某马上联系项某、郑某。次日早上,陈某来到宁波约定的见面地点,项某、郑某则躲在一旁查看。就是他!张某出现时,项某一眼就认了出来,于是一边联系陈某,让他想办法拖延时间,一边打电话报警。

  张某正窃喜又一只“肥羊”送上门,没想到两个“老冤家”带着民警突然出现。张某顿时目瞪口呆,一直说着“怎么回事”……

  民警将张某抓获后,从其所住的宾馆内查获25公斤假废品银。经送检,这些假废品银每公斤只有0.004%的银含量。

  宁波日报记者 沈孙晖实习生 黄丽娟 通讯员 张葵葵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