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国际克隆先驱童第周:历经风雨 务实求真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6-29 07:10:08

 

学生们前去童第周故居参观。

童第周与牛满江合作实验。

  ■党史上的宁波名人

  人物简介

  童第周(1902—1979),字蔚孙,浙江鄞县人。我国卓越的科学家,生物学界的一代宗师。中国实验胚胎学主要开创人,国际“克隆”科学先驱。

  童第周少年时启蒙于家庭私塾,后入宁波省立第四师范和效实中学。1923年考入复旦大学。1928年在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任教。1930年留学比利时获博士学位。1934年起在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任教。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出任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并被聘为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员。1949年婉拒高薪,回国搞建设。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海洋研究所所长、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先后当选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9年3月30日病逝于北京。

  他的一生热爱祖国,勤奋进取,献身科学,廉洁奉公,为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惊世“童鱼”成就一代克隆大师

  今天,全世界都知道克隆了。但在40年前,童第周以一己之力,穷毕生心血,创立了中国的克隆事业,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遗憾的是,更多的中国人,是从“克隆”这个洋名字,才了解这项技术的。实际上,童第周在发表论文时,称这些克隆出来的小鱼为“核移植鱼”,而国际生物学界用培育者的名字命名,叫“童鱼”。

  著名画家吴作人的《睡莲金鱼图》,正是童第周创造这个生命科学奇迹的生动记录。几尾小金鱼嬉戏穿梭在莲叶中。其中一条鱼与众不同,金鱼的身子,却长着鲫鱼的尾巴。这条鱼的诞生,是生物遗传学说第一次伟大的实证。

  童第周学成归国后不久,抗战就爆发了。1941年,童第周和夫人叶毓芬到流亡中的同济大学任教。那时,学校几经周折,迁到了四川宜宾的李庄。流亡的生活虽然艰苦,但童第周仍然沉浸在科学实验中。可那里连最基本的实验条件——一台显微镜都没有,这对于童第周来说,简直比挨冻受饿还要难受百倍。

  后来,童第周在镇上的一家旧货店看到了一台德国蔡司双筒显微镜。这一对在显微镜下共同生活的夫妇,已经有好几年没见过这宝贝了。童第周夫妇站在显微镜前仔细端详,轻轻抚摸,爱不释手,就像抚摸着久别重逢的孩子。然而,它的标价是6万元,等于他们两年的工资!童第周无言地站了一会儿,便和夫人闷闷不乐地走了。

  一连几天,童第周心里总是放不下显微镜,叶毓芬也不停地想办法。终于,经过认真权衡之后,她向丈夫开了口,想借钱把它买下来。

  峥嵘岁月不曾停止科学探索

  童第周又可以工作了。没有电灯,他就到院子里利用自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

  在“文革”中,童第周被“造反派”定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被罚长期挑水、扫厕所。在这种磨难的日子里,童第周对科学的追求也从未放松过。恢复科研自由时,童第周已经年近七旬,在好不容易盼到的“科学的春天”里,这位老人更是争分夺秒地工作着。

  童第周一直以来都有个独创的科学见解:细胞是一个整体,细胞内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各有功能,互相影响,而细胞质对遗传也有一定作用。而此前的生物遗传学认为,细胞质对遗传不起作用。

  1972年,从事核酸研究的美籍华人科学家牛满江回国探亲,并特地拜见久仰大名的童第周。两个生物学家越谈越投机。为加快世界生物遗传的研究进程,两人决定进行一项前无古人的科学实验,来验证童第周这个独创的科学见解。

  他们成功地从鲫鱼成熟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了信息核糖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然后精心地培养和观察。这批金鱼显示出了从鲫鱼细胞质中带来的遗传性状,雄辩地证实了童第周的科学见解,破除了遗传不可改变的学说,在发育生物学研究上实现了一个重大突破——这便是生物学界有名的“童鱼”。

  “难弄”的四叔只因他为人严谨

  已经七旬高龄的童遐明是童第周的亲侄女,现居杭州。她曾与童第周夫妇一起在北京生活了整整4年。日前,记者辗转联系上了童遐明老人,从她的叙述中,童第周可亲可敬的“四叔”形象宛然在眼前。

  “‘严谨’和‘亲自动手’一直贯穿在四叔一生的工作中。他曾说过:‘自己不亲自观察、不亲自动手做而作出的结论那是很危险的,很难有所发现。’他这种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我虽然未能直接领悟,但在处理日常小事中,对此深有感触。”

  有一年童遐明患了肾炎,体重一下子从90多斤水肿到了160多斤。童第周看着非常担心。在一次去上海开会的间隙,童第周打听到了治疗水肿肾炎的民间秘方。“四叔把秘方丸药带回来让我服用后,每天都要用软尺子测量我的腰围,看看是否消肿了,消了多少,全部都记录在本子上。”

  回忆起一桩桩生活琐事,童遐明还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对于四叔的评价,“你父亲的八个兄弟姐妹中,算是阿四(童第周在家排行老四)最难弄,话不多,但别人做的事很难使他称心。”

  但事实上,四叔的“难弄”正是因为周遭人的粗心、马虎、不够认真,或是技巧不到位。“难弄”对于童第周而言,就是一种严谨务实的科学家精神,也是他取得成功的法宝。

  记者手记

  一个科学家的本色

  无论是徘徊在塘溪镇童村的那座临溪静静伫立的小四合院里,还是从童遐明老人对“四叔”的缅怀中,我都深深感受到了童第周先生坚守科学家的本色。

  他生逢非常之时,却不曾放弃心中的抱负。他留下了令人扼腕的叹息,也留下了忠于科学的精神。他开创了中国的克隆事业,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科学家的本色。他所从事的事业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属于他的祖国,他的人民。

  童第周已远去,童第周的话仍然振聋发聩。他说,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他还说,不亲自观察,亲自动手而作出结论,那是很危险的。科学家不自己动手做实验,就变成科学政客了。

  宁波晚报记者 史娓超 通讯员 周海云 朱思源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