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浙东革命斗争史:坚守8年迎来最后胜利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1-06-30 12:05:36

浙东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45年8月)

  党史专家简评

  浙东抗日根据地是全国抗日重要战略支点

  胡国忠认为,开辟浙东战略基地,是“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慎重作出的一个新的重大战略决策。浙东军民在浙东区党委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起以四明山为中心,包括三北、四明、金萧、淞沪、三东的广大地区,面积2万余平方公里,人口400余万,拥有浙东行政公署及其所辖4个地区级、16个县级政权,抗日武装1万余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浙东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国19个根据地之一,是全国抗击日本法西斯的重要战略支点。从1941年5月到1945年8月,经历大小战斗643次,克复南汇和上虞两座县城,攻克敌军据点110余个,毙伤日军官兵610人,毙伤伪军3062人,俘虏伪军5504人。浙东军民的英勇抗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而在此后的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军民在主力奉命北撤之后,紧紧依靠群众,从隐蔽坚持到重建武装,在战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他们能留下来坚持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法宝,是他们崇高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这也是我们当代需要汲取的宝贵精神财富。

  浙东抗日根据地主要领导人

  谭启龙

  谭启龙(1914年~2003年),江西省永新县人,1928年参加红军。曾被毛泽东称作“放牛娃”、“红小鬼”。

  1942年~1945年,以他为首开创了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浙东抗日根据地,并任浙东区委书记。解放后曾先后任浙江、福建、山东、四川、青海省委书记。

  仅他一人获小平个人题词

  邓小平同志和谭启龙同志在几十年的革命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小平同志一生题词可以说不少,但给个人的题词只有谭启龙一个。

  1983年,谭启龙主动请求从四川省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得到批准。1986年春节又向小平同志请求,要求离开四川去山东落户。当时小平同志一口答应,并关切地询问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困难。谭老说:“没有了,能否给我写几个字?”小平同志很爽快地答应了,并亲笔题词“人间重晚情——书赠谭启龙同志”,落款是“邓小平,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三日”。从此之后,小平同志再也没有给个人题过词。他们之间的这份情谊成为了一段佳话。

  后来,江泽民总书记特邀谭老为十六大党代表,李治亭将军为谭老送诗“五岳无言立域中,万里长征百战程。治军治国伟绩在,青史永留不朽名。”

  谭老晚年十分关心四明山革命老区的发展,先后多次在梁弄这一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视察。

  “谭启龙同志之墓”碑文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同志亲笔题写,他的墓碑和骨灰现今安放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四明山上。

  何克希

  何克希(1906年~1982年),四川省峨嵋县人,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

  1942年党中央决定开辟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何克希任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员,他与谭启龙同志一起,发动群众,团结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日斗争。

  粉碎第二个皖南事变阴谋

  1945年秋,新四军浙东纵队奉命横渡杭州湾北撤,开赴苏北。国民党军得知消息后调集七个团的兵力,控制澉浦周围的山头,准备围歼北撤部队于澉浦海滩。10月4日拂晓,何克希率部共1200余人从余姚北部渡江,先后在澉浦东门登陆。当何克希等人正在查看地形时,敌军突然向他们发起了袭击。

  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打响,何克希迅速组织还击,在新四军没有退路,敌我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奋起抵抗,经过10多个小时激战,于次日拂晓突围北上。

  此次突围新四军伤亡223人,但由于这次战斗牵制了敌人的大量兵力,从而有力地保障了整个纵队的胜利北撤,粉碎了国民党企图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的阴谋,在我军战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何克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6年转地方后,投身于国家核工业建设。1966年花甲之年,调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辛勤工作16年,直至逝世。

  遵照他的生前遗愿,将骨灰撒于他曾经浴血奋战过的红色四明山中的四明湖。纪念碑“何克希同志千古”由舒同题写,矗立在四明山的梁弄狮子山上。

  记者 檀传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