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茅庵重建四明主力武装旧址全景。
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朱枫就义前一瞬
陈寿昌
周恩来领导的“特科三陈”之一
土地革命时期,宁波党组织策划了浙东暴动、奉化暴动和亭旁暴动,建立了全省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
这个时期的英烈足迹,遍布全市各个县(市)、区。在这个时期的党史人物中,柔石、殷夫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不能忘却的还有镇海的陈寿昌烈士。陈寿昌,曾经与周恩来、陈赓、聂荣臻并列在一起。
陈寿昌烈士1906年10月出生于镇海的一个书香之家,后受“二七”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鼓舞,投身革命。1928年,陈寿昌被调到中央特科,先后在情报科、交通科工作,成为周恩来领导的“三陈”(即陈赓、陈寿昌、陈养山)之一,在保卫党中央、了解敌人部署、营救革命同志、镇压叛徒等方面作出过显著成绩。
陈寿昌29岁时,在反围剿战争中牺牲。他牺牲的地方——湖北崇阳县还修建了寿昌烈士墓和寿昌桥。1992年初,镇海区委决定将建造在古海塘上的古塘公园改名为寿昌公园,得到镇海各界人士的热烈拥护。大家纷纷捐款,筹集资金208万元。
朱镜我
重建宁波党组织
在白色恐怖下,中共宁波地委下属党组织大多遭严重破坏,被迫转入地下。
1937年“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爆发。9月,鄞县鸣凤乡(今云龙镇)观音庄失去组织关系的共产党员鲍浙潮、竺扬、周鼎、陈秋谷,联系上在鄞南家乡养病的原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宣传部长朱镜我,自行组成中共宁波临时特别支部。
10月,经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与党组织接上关系,建立中共浙东临时特别委员会,朱镜我任书记。至此,中断5年多的中共宁波地方组织重新建立。
朱镜我笔名雪纯,其故居遗址在鄞州区横溪朱家峰村。
1998年,当地政府在烈士故居原址上修建了一个纪念亭——雪纯亭。亭前的两根柱子上书写着二十二个大字:“为真理四处奔波宣传马列,誓抗日皖南突围捐躯祖国。”
此后,浙东临时特委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形势下,大力恢复发展浙东各地党组织和组建抗日群众团体。
刘清扬、陆子奇 “组建”家庭设立联络站
1943年12月,在浙东区党委的领导和宁波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开辟了以四明山区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余姚梁弄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浙东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战时期全国19块解放区之一。
抗战胜利后,浙东主力武装和干部奉命北撤。
全国内战爆发前夕,宁波党组织与上级失去联系,为取得上级指示,四明特派员刘清扬派南山县特派员陈布衣北上寻找上级党组织。
陈布衣6月启程,经宁波到上海,然后徒步沿京广线北上;8月初始抵华中分局所在地江苏淮安,分局书记邓子恢、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指示宁波党组织要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武装,重新恢复根据地。
为解决派军事干部到四明的问题,陈布衣继续北上,于9月中旬到达华东局及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山东临沂,受到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张云逸的接见。当陈见到老首长谭启龙、何克希时,禁不住泪流满面。
由于陈布衣久去未回,刘清扬和女党员陆子奇假意组成家庭,到宁波城里设立联络站,以便与上级取得联系。11月,与上海党组织取得联系,并取得了上级关于建立武装,恢复根据地的指示。
1947年1月,中共浙东工作委员会成立,浙东各级党的组织恢复。1948年1月初,由于浙东工委书记刘清扬被捕,浙东工委改建为浙东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浙东临委)。此后,宁波党组织开始了组建武装、开展农村游击战争、恢复游击根据地的历程。
1947年5月15日,四明工委将分散的小型武装集中起来,在慈南(今姚南)余鲍陈村草茅庵山上重建四明主力武装(通称“草茅庵建军”)。以后部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后建立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下辖6个支队。与此同时,根据地内党组织不断发展,政权和群众组织也纷纷建立起来,游击根据地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陈修良、朱枫红色女特工是闺中密友
陈修良是一位有着极其特殊经历的女性。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入党。1930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曾任中共汉口市委宣传部秘书、江苏省委妇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局机关报《新华报》总编、中共南京市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全国妇联华东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第二届执委、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代部长、上海社会科学院顾问等。
将近一个世纪,陈修良与家族的革命经历如一串珍珠中的链条,串起浙江众多女革命者,构成一条生命不息的革命纵贯线。
地下工作潜伏者朱枫,是陈修良少女时代的闺密。
1949年10月1日,陈修良的丈夫沙文汉登上天安门城楼。11月,沙文汉和陈修良这对革命夫妻,终于在南京玄武湖畔正式会师。
而在万众高呼、礼花升空的狂欢中,有一位镇海女儿、陈修良当年的闺中密友——朱枫肩负使命,秘密潜行,别夫抛子,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2010年12月9日12点45分,朱枫烈士得以英魂一缕归故园,潜伏者终于归来,恰如枝头寒梅,傲雪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