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人(1898-1928),浙江诸暨人。1920年毕业于宁波崇信中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先后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共青团)中央委员、中共上海地方兼区委候补委员、黄埔军校政治教官等职。1927年9月出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1928年2月8日牺牲。
徐梅坤(1893-1997),浙江萧山人。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上海印刷工人联合会主任,从事工人运动。1923年6月,在中共三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去武汉,任中华全国印刷工人总工会委员长,8月被捕,与党失去联系。1981年恢复党籍。
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总会孕育新的力量和激情。
对于中国来说,1921年绝对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浙东,这块热土从来不乏仁人志士。民族工业的兴办和发展,工人数量的不断增加,公众为争取自身利益的抗争也就不会停息。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宁波工人就与上海工人一起举行过政治罢工,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宁波工人又投入到全国范围的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之中。
斗争永远会造就时代的先锋者。此时,宁波的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开始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向工人群众进行革命的启蒙教育。宁波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逐步结合,为党组织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红色组织的诞生
1922年7月,宁波被列入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工作区域。中共早期活动家徐梅坤、张秋人、俞秀松、恽代英、沈雁冰等先后到宁波从事社会调查,筹建党团地方组织。
1924年7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宁波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
1925年1月,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宁波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基础上,中共上海地委于1925年二三月间正式组建了中共宁波支部,共有党员5名,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周天僇、许汉诚、杨眉山、谢传茂、石德濂。
从此,宁波正式有了中共组织,这支队伍开始了其原子核变般的发展。
1926年1月,中共上海区委派徐梅坤来宁波组建地委。1月17日,中共宁波地方第一次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共宁波地方执行委员会。
宁波党组织的创建,中共宁波地委的成立,则标志着宁波人民从此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地方领导核心。
早期的抗争和劫难
宁波地方党组织建立后,立即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并领导组织了一系列以反帝反封建为主题的群众运动。
上世纪余姚盐场大罢工和慈北农民闹荒暴动,曾受到中国早期领导人邓中夏、毛泽东的关注并予以评述。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诞生的宁波临时市政府,成为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城市民主政权。
与此同时,宁波的中共基层党组织力量日益壮大。1927年4月初,宁波地委已建立40余个基层组织,中共党员达1200名,占当时全国党员总数的2%,占当时浙江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四·一二”政变后,中共力量遭到了重大损失,王鲲、杨眉山、胡焦琴(女)、甘汉光、陈良义、吴德元6人被杀害。至1927年6月,宁(波)属地区共有百余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捕,红色力量惨遭镇压。
土地革命风暴
大革命失败后,在腥风血雨中宁波党组织继续进行着抗争。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很快在宁波掀起了土地革命的风暴。宁波地委改为市委、县委,先后隶属浙江省委和中央直接领导。
1927年11月到1932年4月间,宁波党组织经历了6次被破坏、4次重建的曲折过程。组建起“亭旁红军”、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等农民革命武装,先后发动了奉化、亭旁、姚北等武装暴动,成立了全省最早的红色苏维埃政权——亭旁区革命委员会。
令人叹息的是,这些以武装形式进行的斗争最终都告失利,但作为当时全国百余次武装起义的一部分而影响广泛,为全党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波共有7名市(县)委书记遭逮捕,其中3人被杀害;有5名宁波籍和曾经在宁波工作过的浙江省委书记或代理书记先后牺牲,他们是王家谟、张秋人、卓兰芳、龙大道、徐英。1932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宁波党组织被破坏殆尽,党的领导机构中断。
在抗战中成长
抗日战争的爆发促使了中共宁波组织的重建。
1937年10月,在朱镜我的主持下,中共浙东临时特委成立,中断5年之久的宁波党组织正式重新建立。此后,党领导的武装抗日斗争开始。
1941年4月后,整个四明大地沦陷。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开辟浙东根据地的决策,浦东南渡的抗日武装,浙东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以及从新四军军部和第六师、第一师派来的一大批干部,在浙东汇成了一股强大的革命洪流,共同创建浙东抗日根据地。
1942年7月,中共浙东区委员会成立。浙东区党委在宁波地区分别建立三北、四明、三东三个地委(工委)。宁波党组织在斗争中得到迅速发展和壮大,抗战后期党员数量发展到4000余人。浙东区党委、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在地、县、区三级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开展了四年之久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共经历大小战斗643次,毙伤日军官兵610人,毙伤伪军3062人,俘虏伪军5504人。同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建立,浙东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19个解放区之一,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迎接新政权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浙东新四军奉命北撤。四明(三北)、三东地区及各县、区的党组织由党委制改为特派员制。
全面内战爆发后,1947年1月,中共四明工委成立。5月15日,四明工委召开“重建四明主力武装”大会。此后,四明地区革命武装在开展游击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为南方七大游击战争根据地之一的重要区域。
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横渡长江后,其第二十二军和第二十一军第六十一师于1949年5月16日开始进军浙东征程,并先后解放了上虞、余姚、慈溪、宁波、奉化、镇海等城市和沿途广大市镇乡村。此后,通过宁象战役、首战大榭岛、梅山岛反击、金塘岛战斗等,共歼敌11000余人。
1949年金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正式夺取了政权,红色力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胡国忠 董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