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前仆后继(1927.4—1937.7)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1-07-01 13:23:23

王嘉谟

沙文求

柴水香

费德昭

陈寿昌

1928年,宁海亭旁暴动总指挥部旧址。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宁波地方组织在中共浙江省委的领导下,坚决贯彻“八七”会议关于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首先积极配合省委筹划以宁波为中心的浙东暴动,后因有关暴动的机密文件被搜,暴动领导人被捕,致使浙东暴动计划流产;接着,先后组建了奉化农军、宁海亭旁红军和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等农民革命武装,组织发动了奉化暴动、宁海亭旁暴动和姚北暴动,其中亭旁暴动时还成立过全省最早的红色政权——亭旁区革命委员会。由于当时党中央“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的指导,加上敌我力量悬殊等原因,这一时期党在宁波发动的三次暴动均告失败,但它扩大了党在宁波的影响,震慑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此外,宁波党组织还发动工农群众开展抗租、抗税、要求二五减租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各种政治、经济斗争。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宁波党组织不失时机地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一九三二年四月,宁波地方党的领导机构中断期间,各地失去组织关系的共产党员结合本地实际,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起到了先锋骨干作用。

  [人物]

  王嘉谟(1906-1927),象山人,1926年2月入党,任中共宁波地委技术书记,4月任地委委员、组织部主任。“四·一二”政变后,任中共宁波地委代理书记、书记,7月调任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主任;8月任省委书记;9月省委改组任常委、组织部主任;10月奉命到宁波、温州部署浙东暴动计划,在温州被捕,11月18日被害。

  沙文求(1904-1928),鄞县人,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宁波沙村支部书记,共青团广州市委委员、宣传部长、秘书长。广州起义时任少年先锋队总队长、赤卫队中队长等职。1928年8月在广州被捕牺牲。

  柴水香(1903-1930),鄞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曾任宁波市手工业总工会主席、浙南特委军事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30年9月因叛徒出卖,在温州被捕牺牲。

  费德昭(1877-1931),余姚县坎墩(今慈溪市)人,1877年生,早年投身辛亥革命。第一次大革命期间组建浙东人民自卫军,任余姚县纠察队队长;土地革命时,任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师长。1931年6月在沪被捕,次年6月牺牲于杭州浙江陆军监狱。

  陈寿昌(1906-1935),镇海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工人运动的早期领导者、组织者之一。曾任中共中央特科联络员、第四科科长、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党团书记、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湘鄂赣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和红十六师政委。1935年牺牲于湖北崇阳县。

  [事件]

  浙东暴动

  1927年10月18日,中共浙江省委根据党的“八七”会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准备在浙东组织农民暴动,制定和通过了《浙江农民运动决议草案》。省委委员卓恺泽、省委常委卓兰芳先后来宁波帮助筹划暴动。中共宁波县委确定暴动首先在鄞南发动,然后向邻近乡村扩展,并组成“鄞南暴动委员会”,领导暴动各项准备工作。

  11月上旬,省委常委、负责组织兼农运工作的领导人王嘉谟来甬部署浙东暴动,预定11月28日举行暴动。由于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浙东暴动计划》及部分支部和党员名册、各地通信联络地址均被搜走,党、团员骨干先后遭敌杀害,浙东暴动计划被迫流产。

  奉化暴动

  浙东暴动计划流产不久,中共浙江省委机关迁到宁波。1927年12月上旬,省委制定《浙江目前工农武装暴动计划大纲》,要求宁波、慈溪、余姚、奉化、宁海等县继续搞武装暴动。12月12日,省委根据中共奉化忠义区负责人关于该处可以暴动的报告,决定在奉化举行暴动,同时成立中共奉化区委(又称鄞奉区委),由沙文汉任书记,还派卓兰芳以省委特派员身份指挥这次暴动。

  紧接着,奉化区委抓紧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翌年1月初,暴动消息泄露,鄞东罗浦村的农民武装遭破坏。为此,省委催促奉化区委提早发动。区委迅即召开会议,议决并通过了行动大纲,还缮写了暴动宣言和标语口号。

  1928年1月10日上午,卓兰芳主持召开了农军干部及松岙村党员会议,决定于次日由农军干部去松岙附近的湖头渡等几个村子先行动起来,然后到松岙汇合,举行暴动。此时,国民党当局已纠集驻军待命,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卓兰芳在松岙召开干部紧急会议,决定停止暴动,奉化暴动失败。

  亭旁暴动

  1928年5月上旬,中共浙江省委决定在宁海亭旁(现属三门县)农民经济斗争的基础上,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武装暴动。5月20日夜,亭旁等四区农民武装在谷仓岭集中,讨论提前起义事宜,决定设立红军指挥部,推选包定为总指挥。23日,180多名农民攻打恶霸、土豪的家院,揭开了亭旁暴动的序幕。24日,成立亭旁区革命委员会及红军指挥部,包定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兼红军总指挥,梅法金、任畴任副总指挥。26日拂晓,农民武装手执长矛、大刀及少数土枪等武器,向亭旁进军。当地土豪劣绅闻风逃遁,农民武装未经战斗即占领亭旁。军民千余人齐集城隍庙,中共宁海县委宣布正式成立亭旁区革命委员会,这是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革命委员会宣布实行共产革命,焚烧契据,没收土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并出示布告逮捕反动豪绅。农民武装在亭旁举行了盛大的游行示威,周边农民也纷纷响应。

  亭旁暴动成功后,震惊了国民党地方当局,迅速派军警实施镇压。在此情况下,为保存力量,农民武装化整为零,疏散隐蔽,转入地下斗争。

  姚北暴动

  1930年7月,上级党组织派出的代表史济勋来到姚北坎墩(现属慈溪),与中共余姚县委和大革命时期担任过余姚县纠察队队长的费德昭取得联系,酝酿组建一支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准备在姚北组织武装暴动,并攻打余姚、宁波等城市。7月下旬,成立军事行动委员会,研究制定了军事行动计划。8月初,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简称红一师)在坎墩成立,费德昭为师长,史济勋为党代表,师部设在坎墩六灶庵。随后,红一师开展了一系列武装活动,打击了国民党乡镇地主武装。国民党当局后多方“围剿”,军事行动委员被迫放弃暴动计划,红一师解体,姚北暴动失败。

  二五减租斗争

  1927年7月下旬,中共奉化临时县委书记董子兴以国民党奉化县党部常务委员的身份深入长寿区(今江口一带)与该区农民协会常务委员郑苗一起发动农民开展减租斗争,千余贫苦农民手执锄头、铁耙、棍子、龙刀进城请愿,要求国民党县政府实行二五减租。县长惊恐万状,急派建设科长与农民谈判,被迫应允了农民的要求,并发了布告,但由于国民党奉化县党部、县政府内一些反动权势人物和土豪劣绅的反对,二五减租并未实行。

  10月26日,县党部召开常委会,讨论二五减租等问题,董子兴以县党部农工部长的身份参加会议,以国民党中央明令颁布二五减租条例为由,力排众议,最后,多数与会者支持董子兴的意见,使长寿区的二五减租得以实行,斗争取得了胜利。接着,金溪(今西坞镇一带)、松岙等地农民纷纷仿效长寿区的做法,起来开展斗争。11月10日,金溪区农民协会召集全区农民开会讨论二五减租问题,接着组织3000余农民浩浩荡荡地直抵国民党奉化县政府请愿。通过斗争,县长只得同意在该区实行二五减租。

  1928年10月12日,中共余姚独立支部组织梁虹乡数千农民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减租斗争。那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农民汇集在梁虹东庙,将竭力阻挠减租的国民党梁虹乡乡长戴上高帽游街。游行队伍经方桥、马渚,然后折向余姚县城,途中又有许多农民自动加入到请愿队伍中,至下午2时,游行队伍到达县城城隍庙时已超过万人。

  这次请愿游行震动了全省,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急令余姚县政府尽快平息事端。由于余姚独支斗争策略得当,组织严密,广大农民群众斗争坚决,迫使余姚当局同意实行二五减租,并允许农民有永佃权,斗争取得胜利。

  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斗争

  中共宁波市(县)委建立后,在积极恢复发展党组织、开展经济斗争的同时,派党员深入宁波城乡各地,贯彻省委关于加强政治宣传工作的决议,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组织发动了各项政治斗争。

  1927年10月中旬,宁波县委在江北岸泗洲塘召开秘密会议,县委书记鲍浙潮介绍了八一南昌起义的意义和国共两党分裂后的形势,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提出了今后要发动群众、组织工会,开展反对国民党新军阀的斗争任务。会后,县委发动革命群众在一些工厂、学校、商店、街道乃至国民党党政机关周围秘密散发传单、张贴标语,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残酷镇压革命群众的罪行,号召广大民众起来继续斗争。

  同时,为了反抗国民党当局制造的白色恐怖,县委决定建立县委军事委员会,由曹鸿堂(王中)任书记。县委军委秘密选调有武装活动经验的党员和积极分子,组建“狙杀队”,准备狙杀宁波国民党特务头子胡时俊,虽未获成功,但对敌人起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抗日救亡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共宁波地方组织不失时机地领导城乡人民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在鄞奉地区,1931年9月下旬,中共宁波市委书记徐敏畅召集鄞南支部党员开会,决定以学校为阵地,以青年学生为基础,大力开展救亡宣传和劝募工作,唤起民众团结抗日,奉化乡镇到处可以听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团结起来,一致抗日”的口号声。

  1932年3月,中共奉化县委成立了县文化促进会,并出版季刊《反正》,宣传团结抗日思想。

  在镇海江南大碶地区,由进步教师郑慰田、林庚(为尚未接上组织关系的共产党员)等人发起,成立抗日后援会,于10月10日,召开有全区17所学校师生及当地群众2000余人参加的抗日救国群众大会,会后举行了抗日示威游行。

  1932年2月,在镇海小港蔚斗小学任教的严式轮、周朴农(为尚未接上组织关系的共产党员)和一些进步教师,积极发动师生采用读书会、讲演会、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向校内外群众揭露日军侵略东北三省的罪行,宣传东北义勇军抗击日军、十九路军在上海奋起抗战的事迹。

  [足迹]

  “红一师”驻扎地旧址

  1930年8月,中共余姚县委在江苏省委总行动委员会的帮助下,在姚北地区组织武装暴动,成立“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费德昭任师长。“红一师”多次打击地主武装,袭击敌警察所,引起国民党反动派震惊,随即调来省防军进行“围剿”,红军英勇抵抗,坚持月余,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决定暂停暴动,疏散队伍,主要领导人相继避居上海。图为余姚坎墩(现属慈溪)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成立处旧址。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