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工业记忆:追寻"宁波制造"的失落与辉煌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1-07-04 08:45:56

单金飞先生上世纪80年代曾获得市劳动模范称号。

陈洪飞展示1976年生产的第一台吊扇。

  “一台凤凰冰箱承载宁波工业记忆”后续

  春风收音机双圆铝壶,玉立油烟机恒利酱油……商报从6月初开始寻找宁波工业记忆的系列报道勾起了人们对宁波制造的老产品的追忆和感叹。这当中很多人为宁波的老工业产品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智慧。

  凤凰牌冰箱

  9个高级工程师8个在技术部

  采访对象:戴耀斌(原宁波凤凰制冷工业公司员工)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宁波,80%的小伙子结婚都会把凤凰牌冰箱作为自己结婚必备的家电,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曾经盛极一时的凤凰冰箱却突然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市场上销声匿迹。昨天,曾在宁波凤凰制冷工业公司关键部门工作过的戴耀斌向记者讲述了那个年代凤凰冰箱所承载的辉煌和无奈。

  从当时国内最为权威的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专业毕业之后,1990年7月,戴耀斌开始进入宁波凤凰制冷工业公司(以下简称“凤凰冰箱厂”)工作。而随他一起进入凤凰冰箱厂的还有其他25名大学毕业生。厂里一口气招了26名大学毕业生曾让那个年代的戴耀斌感慨颇多。

  1991年年初,刚刚半年实习期结束的戴耀斌就被调到了当时由厂党委书记主管的最为关键的部门——许可证办公室。经过近7个月的努力,凤凰冰箱厂顺利拿到了政府签发的出口许可证,许可证办公室随之解散,戴耀斌被调去技术部从事工艺和产品设计工作。

  “当时技术部有工艺、设计和工装三个大的组,总人数将近65人,当时的凤凰冰箱厂的技术实力可能是现在很多的大型家电企业都无法比拟的,我们的总工程师也是制冷专业出身,有20多年的制冷工程师从业经历,全厂9个高级工程师里面除了一个做销售之外,其余8个全部都在技术部。”戴耀斌说。

  早在1980年,凤凰冰箱厂就特别设计了华丽的凤凰图案,将它注册为冰箱等类别(第11类)的商标。凤凰牌冰箱推出后,一度在国内冰箱界享有较高知名度。1985年到1988年凤凰冰箱迎来了它最为辉煌的时期,市场严重供不应求。

  戴耀斌告诉记者,虽然那个年代凤凰冰箱受到热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冰箱都是质量过关的。当时生产单门冰箱的生产线引进的是意大利上世纪70年代冰箱生产线,随同生产线一起引进的还有产品的图纸和技术,所以当时凤凰单门冰箱质量是很优秀的。但是生产双门冰箱的生产线是从匈牙利引进的,当时并没有引进双门冰箱的图纸和技术,都是自己开发的。部分冰箱冷冻室和冷藏室温度不同步、压缩机会发出不规律的异响成了当时一直无法攻关的难题。

  “凤凰冰箱承载着那个年代的辉煌,最终无奈散场,令人惋惜。”戴耀斌说。

  奔野拖拉机

  苦干加巧干一个人能顶两个人

  采访对象:单金飞(奔野拖拉机厂退休工人,市劳模)

  奔野拖拉机承载着很多宁波人的工业记忆,74岁的市劳模单金飞的大半辈子就是在生产奔野拖拉机的老宁波拖拉机厂度过的。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单金飞先后在拖拉机厂做过钳工、车工、镗床工、磨工等工种,一直工作在生产一线。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单金飞获得了很多荣誉:厂先进生产工作者、厂劳模,市先进生产工作者、市劳模。在当选劳模后,单金飞曾经有过机会更换岗位,但是他仍然选择了做工人。“我就是一个工人。”单金飞自豪地说,“车床坏了我就修车床,电动机坏了我就修电动机。当年报纸连续给我写了三篇报道,说我是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永不松套的老黄牛、一心扑在生产上的人。”

  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干活呢?单金飞听记者问这个问题时感到很不可思议:“在工作岗位上是不能松懈的!一个人松懈了,整个工厂的生产进度也会受到影响,怎么能够偷懒啊!”

  单金飞回忆:“1980年,厂里把一个大螺帽样品拿到新昌去加工,大螺帽有半米长,要做出内螺孔,新昌的工人7天才做好一个大螺帽,厂里觉得太慢了,让我过去支援,我去了后,一天就能做了一个,50天里做了50个。”

  单金飞说,干活也要动脑筋想办法,他发现工人做得慢是因为大螺帽太长了,在加工时要抖动,一抖动工人就车不快了。他想了一个办法,在刀具上加了一个支架,解决了大螺帽在加工时抖动的问题,效率就自然提了上去。

  1996年,单金飞退休了。作为曾经见证了奔野辉煌的一线工人,单金飞觉得自己无愧于那个时代。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