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余姚姚江边的“适夷亭”
人物简介
楼适夷(1905.1.3—2001.4.20),出生于余姚城东门外高阶沿路(后街),原名锡春,曾用笔名建南,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编辑出版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楼适夷由沪、杭回家乡正式成立中共余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1928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挣扎》、《病与梦》、《盐场》。1933年被捕,在狱中翻译了高尔基的《在人间》等文学作品。后历任新四军浙东抗日根据地浙东行政公署文教处副处长,《新华日报》编委,东北军区后勤政治部宣传部长,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顾问,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儿子眼中:他为人正直热爱工作
今年73岁的楼瞻瞻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也是楼适夷所有子女中唯一居住在宁波的一位。上个月,记者来到了他家。
这是一套极其简单的两居室房子,书房正中央的墙上,高高悬挂着一张楼适夷摄于20世纪80年代的黑白照片。当时,楼适夷已经70高龄,照片中的他侧着身体,淡淡的微笑中透露着刚毅但又不失亲和。
看着父亲的照片,儿子陷入了追忆父亲的思绪中:“我1938年出生在余姚,原名叫瞻儿,我弟弟原名胜利,这是父母为寄托‘瞻望胜利’给我们起的。”
“热爱工作、生活简单、为人正直”是他对父亲的评价:“当时我读高中,在我的印象中,父亲的生活非常简单,他不喜欢社交活动,每天下班回来后,就躲到书房写东西,或者进行翻译。”
考上北京外国语学院时,他曾问父亲应填报什么专业。楼老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听从组织分配。1961年大学毕业,在面临工作时,楼适夷给儿子的建议还是:要服从组织分配,先学习政治,然后再谈理想的工作。
“当他得知我要被分配到内蒙古后,父亲用一句幽默的话来勉励我:万里(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儿子还要到农村去,你应该服从组织分配,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
1973年,楼瞻瞻与在宁波工作的妻子结婚,之后,夫妻俩就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两地分居生活。为此,儿媳妇还特意找到公公,希望能想想办法,将儿子调回宁波,但楼老先生态度很坚决:这是组织的决定,他不能干涉。
晚辈眼中:他平易近人有求必应
对家人,不搞特殊,对晚辈甚至是素昧平生的人,楼老没有一点儿架子,他总是有求必应。
“他之于我,是一位循循善诱的中学语文老师。”楼适夷的堂孙、在宁波工作的楼伟华这么对记者说。“我第一次知道楼适夷的名字,是在大学现代文学教材里,读到了他的小说《盐场》,但当时并不知道我们还有着亲戚关系呢。”
楼伟华与楼适夷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84年。次年,楼伟华去北京出差,专门到适夷公公家看他,当得知楼伟华正狂热于文学创作时,楼适夷勉励道:“不要把文学事业看得很容易,要像写大字一样,写上几千张几万张,不要怕退稿。”
从北京回来后,楼伟华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源源不断往北京楼老的家中寄。“每回去信,我必得到适夷公公的回信,给我指出毛病。”当看到他的字迹中有些颤抖的痕迹,楼伟华内心很愧疚,往后便很少寄习作给他。后来,楼伟华的一篇小说发表了,寄给楼老先生样刊,他又很高兴地回信,叮咛说:“挺住,坚持下去必有成果。”
“余姚近现代史上,我崇拜两个人,其中一人即为楼适夷。”上月末,在位于余姚滨江公园旁的“适夷亭”,余姚档案史料研究会会长诸焕灿颇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楼适夷曾在自己文字里提到,年幼时,经常看到在故乡余姚县治前大门楼上悬挂的“文献名邦”的匾额。“1980年前后,我正在研究余姚‘文献名邦’匾额丢失一事,想必楼老对此匾肯定有所了解,于是托人找来了楼老在北京的通信地址,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楼老写了封信。”
让诸焕灿大出所料的是,没多久,楼老真的回信了。“楼先生用毛笔书写,字字端正,说明他处事之认真。”诸焕灿说,作为一位著名文学家,能够给无名后辈认真地写信回复,更说明楼先生为人品性之高尚,对后辈之眷顾。
余姚人眼中:他乡音未改心系故里
楼适夷对家乡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1984年7月,年近八旬的他,再次风尘仆仆来到阔别27年的故乡余姚。时任余姚市政协主席的章亦平与楼适夷有了近距离接触。
今年83岁的章亦平尽管年事已高,但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记者来到章老先生的家中,每问一个当时与楼适夷交流的细节,章老先生都能对答如流。
“当时,楼老返乡,晚上就安排为楼老接风。”章亦平说。那次,还没到下班时间,他就匆匆赶到了招待所。“当时正值盛夏,楼老花白短发,身着长袖衬衫,脚穿布鞋,仍然是一口纯正余姚话,朴素、谦虚、文质彬彬。”由于多年未回家乡,楼老很想知道一些家乡的情况,章亦平随问随答,简略向楼老介绍了一些余姚的近况。
这次返乡,楼老还挥笔写下了“离子还乡廿七年,今朝始得观新颜,愧无涓滴报家国,唯愿余生再向前”的诗句。
章老先生告诉记者说,之后他与楼老开始了通信。楼老在写给章亦平的信中,几次提到要他告诉家乡近况“以慰乡思”,一次来信中还说,“我无福在山清水秀的家乡养老,实为一生恨事”。
1989年初,章亦平负责主编《余姚市志》,想请楼老写篇序言。楼老在病榻中写下了序言,对家乡的历史、人文、经济备加称赞。“我知道他是在病中写的,在编写出版《余姚市志》过程中多次得到楼老的支持和鼓励,在病中写了序言,我没齿难忘。”章老先生激动地说。
记者手记
弥补遗憾的“适夷亭”
缅怀楼适夷,肯定要去他之前工作、生活的地方,而位于余姚高阶沿后街的楼适夷故居,不仅是楼老先生从小生活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余姚党史遗址,其价值弥足珍贵。然而,遗憾的是,当记者来到曾经的楼适夷故居时,这里已成为居民新区,楼适夷故居在“房地产热潮”中消失了!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人都对此表示无比的可惜。不过,值得安慰的是,2010年夏天,余姚市专门在念德桥北面的滨江公园内建造了纪念亭。这是一座古式的六角亭,匾额上“适夷亭”三个大字遒劲有力。而在亭子北边百多米处,就是原来的高阶沿后街,楼适夷先生的故居就在这里。楼适夷生前曾有死后归葬故里的愿望,但因种种原因未能遂愿。现在,“适夷亭”的落成,终使他能够“清风古柏归四明”矣。记者 徐文燕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