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海县深甽镇龙宫村:有龙则灵的驴友圣地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7-07 09:57:21

美轮美奂的古戏台内顶。

  乡村名片

  龙宫村位于宁海县深甽镇,距宁海县城36公里。虽地处深山,却有省道线穿村而过,历来是宁海与新昌的交通要道。从龙宫村到宁海黄坛瓦窑山村,至今还保存着一条汉代的石砌驿道。

  龙宫村建于北宋宣和年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全村99%的村民姓陈,是一个世代在此生息的古老村落家族。村内保存着古民居、古祠堂、古道、古桥、古木、古庵庙等古迹,更以清溪、瀑布、深涧而闻名,成了越来越多驴友心目中的圣地。

  村名由来

  龙宫村,旧称龙溪。村西有个石窦潭,此潭处在悬崖峭壁之下,潭深无底,碧水辉映,常年不涸,犹如水晶宫。相传,蛟龙就藏在这里,还不时地在水潭里翻腾,腾云驾雾,及时行雨消旱,使当地村民丰衣足食。所以,人们把此潭视作水晶宫,村名龙宫也由此而来。

  记者探访

  驱车从宁波出发,下了宁海高速,一进入深甽镇境内,眼前马上变得峰峦叠翠。到了龙宫村,看四周群山环抱,满目青黛,村旁溪水淙淙,清澈见底,有说不出的惬意。

  文物古迹俯拾即是

  据《龙溪陈氏宗谱》记载:始祖陈仲良于北宋末年由新昌平湖迁居龙溪。在这块富有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文物古迹俯拾即是。

  村口的龙宫陈氏宗祠,南临龙溪,北坐狮山,始建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历经多次修扩,方成至今占地近800平方米的恢宏规模。

  祠堂内有独特的藻井顶戏台,绘画着双龙抢珠的图案。大堂就是祖堂,中心悬额“星聚堂”,挂三幅祖像,并挂了10余块新旧匾额,其中有“进士”、“贡生”、“状元及第”、“翰林”等。2006年5月,龙宫陈氏宗祠古戏台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村小学旁有一座育英书院,原称“崇德堂”,相传是先祖的读书处,解放后曾被设为宁海龙宫中学,是宁海县保存最完整的古代书院之一。2003年,被公布为县文保单位。

  “本来我们村里光石板桥就有20多座,还有很多古建筑。”村干部陈杰宝说,其中最有特色的有明清时期的“三串堂”,即三幢房屋和三块道地连串在一起,前有福字照墙,后有天井、花坛、水井,显示出建筑气势恢宏。

  沿着村里溪坑边走一圈,到处是高大古朴的樟树、枫杨、银杏树等,其中有棵银杏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浙江省一级保护古树名木。

  到处都是龙的称呼

  龙宫村,处处以龙为名,如龙山、龙溪、龙潭、龙树等。

  村前的山蜿蜒曲折,如蛟龙蟠踞,人们称为龙山。村南的大曳潭,峡谷陡峭,五十多米高的瀑布飞泻,雄伟壮观。曾有诗描述:“百尺龙槽势蜿蜒,钓徒曾向此间眠;山高亭舞无天日,只听涛声起耳边。”潭口出处的岩洞硕大无比,可藏数百人。相传上游石窦潭的蛟龙经常到此潭栖息。蛟龙出山,必经村前的大溪,该溪亦称为龙溪。村后溪边有株450余年的枫杨树,虬枝苍劲,形状如龙,号称龙树。

  陈杰宝介绍说,村西南还有一条龙宫大峡谷,幽深绵长,鸟鸣谷幽。置身于此,仿佛来到一个原始而充满野趣的世外桃源。

  有这么多龙的美称,是祖先对大自然造化的赞美。 记者 王霞开 文/摄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