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现场。(姚铁成 摄)
昨天,宁波市慈善大会召开,同时公布了第二届宁波慈善奖获奖名单。宁波狮丹努集团有限公司等25家单位获机构慈善奖,张江平等18人获个人慈善奖,紫丁香爱心基金关爱困难单亲母亲行动等19个项目获项目慈善奖,韩华等21人(单位)获志愿服务慈善奖。
张如普:助学“助”到全国各地
张如普是镇海蛟川街道保洁中心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在张如普办公室的抽屉里,放着一叠叠汇款收据。10多年来,他资助贫困孩子读书的金额已超过20万元,这些钱占到他这些年总收入的一大半。
到底资助过多少名学生完成学业,张如普自己也记不清楚。只要知道有孩子需要帮助,他就会义无反顾地伸出援助之手。
张如普资助的第一个孩子是他的一个亲戚。当时他对家里人采用了“先斩后奏”的策略,老伴知道后说他“多管闲事”。没想到这一管就管了10多年,而且还越管越“宽”,资助对象扩大到陌生的贫困孩子,近的在鄞州、奉化,稍远的在诸暨、临安,再远的就到了江西、河北、广西、贵州。
据张如普以前的同事介绍,老张不光是赞助学生,周围认识的,不认识的,只要有困难,老张都会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宁波慈善总会的相关工作人员说,老张给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总是按时汇到,从不遗忘和拖欠,这么多年了都是这样。
6年前,他得知还在上小学的曹越父母离异,而且父亲遭遇车祸身亡后,就承担起曹越读书和生活的费用。前年,他从浙江电视台得知陈瑜和周丹英因为父母患重病想休学的情况,就在第一时间与她们取得联系,并开始进行每年每人6000元的资助。后来,他在宁波晚报上了解到正在宁波大学读大二的杨川生活有困难,又主动与其结对。
如今,这些孩子经常通过写信、电话、短信等方式向张如普“汇报”情况。
刚开始资助时,有的家长提出以后要偿还、回报他,于是张如普就想出和受助者签署一份“特殊协议”的办法来打消他们这个念头。他在协议上明确表示,坚决不要求他们现在和将来对他做出任何形式的回报。
受助者所在地的媒体打电话让他去“做客”,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之所以不去,张如普有自己的想法:“让孩子知道是社会在关心他们,而不仅仅是某一个人。”
傅海波:捐献“生命种子”的人
今年42岁的傅海波是镇海炼化仪表控制部炼二班副班长。在2009年9月份镇海区红十字会举行的“点滴关爱、点亮人生”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招募活动中,他采样成功,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红十字志愿者。2010年1月,傅海波接到省红十字会的通知,知道自己与上海一位19岁的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高配成功后,平日里每晚要喝点小酒的他毅然戒了酒,烟也尽量控制,每天下班后还适当地进行户外运动。
经过身体初检和复检,从2010年3月26日开始,傅海波连续4天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3月30日下午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他成为镇海区第1位、宁波市第6位、浙江省第50位、全国第1558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浙江省年龄最大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被省红十字会授予全省第三届“红十字公益之星”称号。
按常规,1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而因为那位患者体重超重,傅海波捐献了260毫升造血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