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氏兄弟
出资96万在贵州建小学
今年5月,市民乌统旬夫妇及远在美国的哥哥乌蔚庭一家到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棒乍镇参加了信严小学落成典礼,年过八旬的乌氏兄弟为该校的建成共出资96.5万元。新建成的信严小学是一幢三层的楼房,有12间教室。
棒乍镇原有的一所发猛小学,不仅教学楼是危房,而且教学楼后面的山体已出现裂缝,随时可能滑坡。该校通过市扶贫办(现为经合办)想在宁波寻找捐资助学者。前年年底,受远在美国的哥哥乌蔚庭的委托,家住江东区江南春晓社区的乌统旬老人找到市扶贫办,表达了哥哥想在贵州捐建一所小学的愿望。市扶贫办立即派两位干部带着乌统旬到贵州考察。乌氏兄弟决定援建捧乍镇发猛小学,乌蔚庭捐资85万元。乌蔚庭今年82岁,生于宁波市区,16岁时离开家乡赴美国留学,退休前是美国一家州立医院的教授。乌统旬今年80岁,是宁波建筑安装公司的退休干部,他的妻子洪华英是宁波市第一医院产科退休医师。
3位嫂嫂
5年精心照顾中风小叔子
在奉化市萧王庙街道青云村,戴家3位嫂嫂5年如一日,精心照料患病在床的小叔子的感人故事,在当地群众中被传为美谈。
小叔子名叫戴伏旦,今年49岁,无妻无子,在一家企业做锅炉工。2007年12月的一天晚上,戴伏旦突然中风。他半身瘫痪,大小便失禁,还经常全身抽搐。幸运的是,他有3位好嫂嫂,在这5年里轮流为他送饭、擦洗,照顾他的起居。5年了,戴伏旦要看病吃药,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哥哥家增添了不少经济负担,但3位嫂嫂依然尽心尽力地照顾这个小叔子,不舍得给自己花钱,对他却从不吝啬。好几次,戴伏旦想了结自己的生命,每次都被嫂嫂们及时发现,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3位嫂嫂告诉他:“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我们没有放弃,就不许你放弃!”
胡静安
25年把残疾养女捧在手心
宁海县解放路55弄一处仅40余平方米的平房,是胡静安的家。自从25年前妻子去世,胡静安就和养女胡华相依为命。
1990年,13岁的胡华被查出患有癫痫,后又因为脑部肿瘤压迫了部分神经,左侧身体也出现了问题。胡华左手不能动,左腿明显比右腿短,日常起居都离不开她口中那个“世上最好的爸爸”。多年来,为了照顾胡华,胡静安不仅拒绝了热心人给他介绍对象,还“练就”了一双比女人还巧的手,一颗比女人还细的心。如今,除去吃穿用度,家里最大的开销就是给胡华买书。胡华拿到新书就会笑,为了女儿的笑靥,胡静安每个月都会去新华书店买书。这些年,胡静安从不敢走远,出门也多是为了买菜一类的琐事。25年里,他一次也没出过宁海县。如果哪天照顾不动了,怎么办?胡静安想了想说:“那我就和囡囡一起去敬老院。”多年来,胡静安一直叫胡华为“囡囡”。
宁波日报记者 杨静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