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一个“伏”字承载的历史与文化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1-07-14 09:03:44

  从今天起,宁波正式进入三伏天。三伏天亦被称为“苦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而且潮湿闷热的日子。不过一个“伏”字却也透露了酷暑背后隐藏的那一份凉意。

  历法:入伏就是个热量积蓄的过程

  根据庚日推算,三伏天可被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为期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6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由于庚日变化不定,每年入伏的日期并不相同。今年初伏从7月14日开始,中伏则从7月24日起,到8月12日止,有20天。

  过去的人们选择用庚日来计算入伏,既跟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的方式有关,也跟五行搭配有关。“庚”在天干的10个数字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的搭配中属金。过去人们认为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以庚日来计算“伏”。

  用庚日计算入伏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有点困难,不妨可以这样理解:对于我国大部分地方来说,夏至这一天,尽管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但仍没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还在积蓄中,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约再过20多天就到三伏了。

  特点:阴气潜伏于炽热后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因此在民间亦把这段日子称为“苦夏”。而在宁波人的记忆中,也把对天气变化引起的不适应称为“滞夏”。

  众所周知,把最热的这段日子称为“伏”,是取其避暑之意,告诉人们在如此闷热的天气里应该“潜伏”下来。但很多人不知“伏”的背后还隐藏着另一层截然相反的含义:因为夏至过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热的身影中“潜伏”着寒冷的影子,取其“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

  习俗:农业技艺影响南北防暑习俗

  市民俗专家沈志远说,和现在人们习惯空调、冷饮不同,过去的人们在入伏后,为避免出现“滞夏”,往往会采取一些天然的防暑纳凉举措,如通过刮痧、挑筋、针灸等方式将淤积在体内的热量和毒素排出体外;将采摘来的夏枯草烧水后洗手洗脚,或者直接用夏枯草叶直接揉搓手脚,消炎解毒,治疗皮疹效果十分明显;平日也会多吃一些蔬菜瓜果来清肠胃、祛暑气。

  相较于我们实用的防暑纳凉方式,北方很多地方迎接三伏天的习俗更具仪式感,在北方民间至今流传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而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人们也总会象征性地吃这些东西。

  在沈志远看来,习俗的差异“主要是受到南北方农业种植物和耕作方式、生产技艺的影响。”北方到二伏时节,正值夏收小麦丰收,用新小麦做成汤面吃上两碗,出一身大汗,既满足尝鲜的心理又符合中医“以热制热”的消暑养生理论。此外,过去农业技艺落后,不比如今有暖棚设施。北京每年到了夏至数伏时,天气特别炎热,蔬菜青黄不接,汗流浃背的人们就希望在此时弄些简单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饭食,便衍生出伏天吃饺子、面条、烙饼的食俗。

  除此之外,一些习俗的起源也和人们当时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有限有关。《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过去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六月沾恶月的边儿,也应该“辟恶”。这自然是迷信的说法了。

  记者 石承承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