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巨龙越天堑 今朝更好看——写在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过竣工验收之际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1-07-18 10:55:35

党旗飘扬杭州湾

2003年11月,大桥打下第一根钢管桩

在惊涛骇浪中浇筑承台

通车后,大桥迎来滚滚车流

海天一洲夜景

  本版文字:秦 羽 陆积岳 冯微红

  本版图片:胡建华 许 苹 芦连宝 焦贤模等

  昨天,世界桥梁史上的里程碑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的竣工验收。

  在竣工验收会上,来自全国各地17位桥梁专家给工程打出了综合97.14、工程质量97.02的高分,工程质量得分为目前中国同类桥梁之最。

  其实,此前的一系列质量鉴定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完美收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4月3日,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局对大桥南北服务区房建工程进行质量鉴定,质量评分为92.3分,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

  2008年4月17日,大桥交工验收委员会为工程质量打出了99.38的高分;

  2009年7月31日,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局对大桥机电工程进行质量鉴定,质量评分为94.1分,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

  2011年6月1日,交通运输部质量监督局、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局联合进行项目竣工质量鉴定,综合评分为96.2分,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

  大桥印记

  ◆1993年6月9日,宁波市计委组织起草“建设杭州湾通道对接轨浦东和加快长江三角洲及东南沿海地区重要性”报告;

  ◆1994年2月17日,宁波市政协委员在第十届二次会议上提交“关于拟建宁波至上海跨钱塘江(杭州湾)大桥的建议”提案;

  ◆1994年2月18日,宁波市人大代表在第十届二次会议上提交“杭州湾大桥选址问题”的议案;

  ◆1996年3月,上海林李公司完成《杭州湾交通通道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8年10月29日,宁波市杭州湾交通通道工程筹建处成立;

  ◆2000年6月21日,浙江省政府作出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决定;

  ◆2001年4月30日,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成立;

  ◆2002年5月29日,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

  ◆2003年3月5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工可”;

  ◆2003年6月8日,大桥奠基;

  ◆2003年6月2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交通部联合成立技术专家组;

  ◆2003年8月6日,交通部批复初步设计;

  ◆2003年11月14日,大桥开工建设;

  ◆2007年6月11日,南航道桥合龙;

  ◆2007年6月13日,北航道桥合龙;

  ◆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

  ◆2008年1月10日,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挂牌;

  ◆2008年4月17日,通过交工验收;

  ◆2008年5月1日,通车试运营;

  ◆2011年6月,竣工质量鉴定为优良工程;

  ◆2011年7月17日,顺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大桥荣光

  ◆2005年3月,指挥部获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06年6月,指挥部党委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06年10月,指挥部获“中国交通建设”十大桥梁英雄团队称号;

  ◆2007年12月,指挥部获全国交通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称号;

  ◆2009年,大桥贯通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2009年,大桥入选1949年-2009年中国60大地标;

  ◆2010年,大桥入选美国媒体评选的世界12大奇迹桥梁;

  ◆2011年3月,指挥部获全国“‘十一五’时期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称号;

  ◆2011年4月,大桥入选全国土木工程建设行业“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

  ◆2011年6月,大桥项目入选“中国招投标行业发展30年经典项目”;

  ◆建设期间,5家参建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0名建设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数字”大桥

  ◆10年论证

  ◆设计100年寿命

  ◆投资130多亿元

  ◆4年4个月建设

  ◆“100亿元产值0死亡”安全纪录

  ◆宁波至上海陆路距离缩短120公里

  ◆3年安全运营

  ◆通行车辆3322万辆次

  ◆目前日均通行量高达3.2万辆次

  ◆一年减排62.4万吨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

  ◆获得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8项

  彩虹飞跨杭州湾,巨龙横卧长三角。

  10年论证,4年4个月施工,134.54亿元投资,250多项技术革新……2008年5月1日,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投资、自己建造的世界级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试运营。

  36公里长的大桥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公里,从宁波到上海仅需两个半小时。

  通车后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成为北起沈阳、南至海口的沈海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沪宁、沪杭、杭甬高速公路互通形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使长三角地区陆路交通发生质的变化。

  一桥跨南北,当惊世界殊。

  自2008年5月1日通车以来,大桥通行各类车辆3322万辆次,目前日均通行3.2万辆次,平均不到3秒就有一辆车从桥面驶过。

  这3年,大桥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发生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指标均明显低于省内其他高速公路的平均水平,达到发达国家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

  这3年,大桥南岸城市宁波加速发展,港口生产形势喜人、产业升级紧锣密鼓;北岸城市嘉兴迈步跑向“滨海时代”;

  这3年,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世界级第六大都市圈”的轮廓变得更加分明。

  “交通格局的转变直接撼动的是大桥两岸,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的变化,这对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将有着质的飞跃。”当年专家们振聋发聩的预言已走进现实。

  建造

  创新托起“惊世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桥梁从江河走向海洋的代表作,是里程碑式的工程。”多位著名桥梁专家对大桥作出了如此高的评价。因为,大桥不仅是中国桥梁史上乃至世界建桥史上一座永久的丰碑,更是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的结晶,是一座浓缩了无数创新的智慧之桥。

  从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到近代的“宁波帮”,流淌着开拓创新精神的宁波人,站在时代的潮头,迸发出敢想、敢干、能干的潜质。“在这样的海域架桥,世界上没有先例,没有可供借鉴的桥型、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更没有相应的施工设备。一切都得靠我们自己解决,靠全体建设者的创新精神。”宁波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总指挥王勇说。

  各级领导的关心注定杭州湾跨海大桥将成为一项世纪伟业:时任省委书记张德江果断决策;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参加奠基仪式,在任期间以及调任上海和中央后,先后6次亲临工地考察指导;省委书记赵洪祝6次前往调研;省长吕祖善19次考察大桥……

  自2003年11月开工以来,杭州湾跨海大桥获得25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形成了9大自主核心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杭州湾南岸滩涂长达10公里,车不能开,船不能行。大桥建设者自主研发了被誉为“千脚蜈蚣”的运梁车等5大专用设备,把“梁上运架梁”的世界纪录从900吨一举提高到1430吨,顺利完成“世界第一架”;

  在北侧的深海区,为架设540片单片长达70米、重达2200吨的“中华梁王”混凝土箱梁,建设者研制了吊重3000吨的“天一”号和吊重2500吨的“小天鹅”号起吊运架一体船。同时,创造性地对预制箱梁实施“二次张拉”,有效解决了大型混凝土箱梁早期开裂的世界性难题;

  大桥打下了5513根整桩螺旋钢管桩,这些被称为“定海神针”的钢管桩,最大直径1.6米,最大长度89米,横着管内可走人,竖起来有30层楼高,此前在国内外特大桥梁建设中从未成功使用过;

  杭州湾海底蕴藏着蜂窝状浅层沼气,沼气喷发时,火焰会冲出海面二三十米,当地渔民恐惧地称之为“魔火”。为了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首次采用“有控制放气”工艺,开创世界同类地质环境成功建桥的先河;

  为保护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过往船只,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一种全新的柔性防撞装置;

  ……

  250多项革新成果,在技术上攻克了一个个难题。但是,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执行,确保技术创新在具体施工中不走形?

  大桥建设相关的数据资料汗牛充栋,有没有一种有效的技术,不但让这些珍贵的数据为大桥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也为今后100年的维护及交通管理提供精确的原始资料?

  “中国人造桥,技术方面与国外相比并不落后,真正的差距在管理。”面对各种难题,王勇斩钉截铁地说,“建造这座世界级的跨海长桥,管理必须创新。”

  “细节决定成败”,一套以制度化、信息化为保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不但确保了大桥工程的顺利推进,也为中国大型基础设施工程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

  工作程序化。在工程开工前,指挥部就引进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先后制定了68项管理制度,建立了108项工作流程,做到按程序办事、用制度管人。

  技艺标准化。自行编制了工程专用施工技术规范及专项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既使工程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又填补了我国同类桥梁建设的空白。

  运作市场化。吸引民营资本参与大桥建设,破解了大桥巨额建设资金筹措难题。工程建设物资品种多、数量大,质量要求高、供应难度大,指挥部采用甲供、直供和推荐供应办法,既统一严把质量关,又解决了巨大工程物资的供应难题。

  管理信息化。依托数字化大桥建设,构建了由办公信息系统、数据采集系统、GPS定位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等15个子系统组成的信息网络系统,为宽约32公里海面的工程战线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奖惩合同化。设立了立功竞赛和安全生产特别奖,既按合同、制度办事管人,又施以严格的重奖重罚办法,双管齐下,互为补充,保障各项制度的落实,促进了工程建设。

  在建设者们绞尽脑汁的创新中,先后经历了19次恶劣自然条件考验的世纪工程,未发生一起重伤及以上安全事故,创造了“百亿元产值零死亡”的施工安全新纪录,这在我国桥梁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

  5家单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0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个集体和440人次荣获省、市立功竞赛组委会荣誉表彰;在今年4月份纪念詹天佑15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杭州湾跨海大桥交通工程入选全国土木工程建设行业“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这项世纪伟业真正实现了“三个一流”的目标:建设一流大桥、创造一流管理、培养一流人才。

  管理

  精细夯实“百年之基”

  在国内,杭州湾跨海大桥首次明确提出设计使用寿命大于等于100年的耐久性要求。

  在4年4个月的建设中,一整套切合工程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了大桥工程实体和外观质量稳中有升。而大桥试运营后的3年里,运营管理水平亦可媲美发达国家。这一切都在实践着“一流大桥,一流管理”的总体要求,体现着“百年大桥”的理念。

  S形曲线勾勒的桥身,每隔5公里就按赤、橙、黄、绿、青、蓝、紫变换颜色的护栏,让人耳目一新、心情愉悦,降低了驾乘人员的疲劳感。大桥中间的隔离带也不是普通高速公路上惯用的植物绿化带,而是一块块跟着护栏变换颜色的防眩板,有效防止对向车流灯光对视线的影响。

  作为大桥的运营监管主导机构,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创新了“以管理局为主导,业主为主体,联勤单位作保障”的监管体制,建立了联勤、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嘉兴海事局执法支队、高速交警大队、路政中队、消防中队、巡特警中队、南北治超站等监管部门联合执法的局面,成为大桥交通安全管理、整治超载超限车辆、有效开展运营监管的重要保障。如今,在桥面上,平均每半个小时就有执法车辆巡逻,一旦发生事故,执法队员20分钟内就能赶到事故现场,大桥的监控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大大提高。

  台风、浓雾、季风、冰雪等灾害天气对桥面运营安全造成一定影响。针对杭州湾海域的气候条件,管理局制定了应急总预案和危化品事故、船舶撞桥、大流量等22个分项应急行动方案,储备了充足的应急物资装备,每年针对不同的预设条件演习5次。自2008年大桥通车以来,应急预案已经修改了3次,并经过省、市两级评审,一整套针对杭州湾独特气候条件的应急预案体系已经形成。

  为避免进出乍浦港的船舶撞上桥墩,海事部门成立专门的海上执法支队,每月安排300多小时巡航,查处未按规定通航、锚泊的船舶。如今,投资2000万元覆盖整个杭州湾海域船舶的VTS系统、在高墩区投资超过1亿元的铁索拦截防撞设施等也投入使用,这给百年大桥的结构安全再添“保护伞”。

  大桥配备了419台摄像机,全面覆盖了桥面、海面、收费广场、服务区等多个区域,其中分布于大桥桥面的344台摄像机,每隔125米就有一台,密度是普通高速公路的16倍。摄像机还可以355度旋转,保证整个桥面没有任何盲点。目前,大桥监控中心事件发现率已超过70%。

  桥面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叫“事件监测器”,大到交通事故,小到司乘人员违法停车、行车中向窗外扔东西这些“小动作”,都逃不过它的“火眼金睛”。部分摄像头还能通过对火苗和烟雾的检测,在10秒内发现火灾。

  斜拉索是跨海大桥的“生命线”。要解决248米长且没有动力装置的斜拉索安全状况并非易事,为此管理人员请来了智能测量机器人这位特殊的专家,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健康”把脉。

  输入日常检查的数据、维修保养情况,管理系统就能自动生成大桥健康状况、病害走势图表,并请千里之外的专家为大桥远程“把脉”会诊,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智能健康档案”为大桥的科学养护再添一副“信息化”盔甲,不仅能动态跟踪病害发生规律,碰到重要问题时系统还将自动开启警示功能。

  为确保春运期间大桥不吃“冰雪”亏,管理局引入两台安装了“歼5”发动机的喷气式吹雪车,可瞬间吹飞1平方米左右的积雪,10秒内吹干结冰路面。这台一般只出现在北方机场的除雪设备,让杭州湾跨海大桥安然度过2010、2011年的冰雪灾害。

  正是在这样严密、高效的管理下,三年来,受浓雾等天气影响,大桥累计封道100多小时,未对交通造成太大影响;各监管单位文明执法,保持了零违法、零有效投诉、零行政复议的记录也成为大桥高效运营管理的有力证明。

  效应

  “世界第六大都市圈”雏形初显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宁波与上海的陆路距离缩短了120公里,驱车驰骋两地仅需2.5小时,古老港城宁波以崭新的姿态融入了大上海的怀抱。

  “大桥带给两岸城市的,不仅仅是从交通末梢到枢纽的一次飞跃,更通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和扩散,改变了一座座城市的发展轨迹。”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沈玉芳教授如是说。

  宁波是大桥最直接的受益者。通车后,宁波市委、市政府积极抢抓大桥机遇,以上海“两小时交通圈”的区位优势重新定位宁波,未雨绸缪规划建设了一批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将大桥的带动效应扩大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港口是宁波的核心战略资源。交通格局的改变使宁波港吸纳北岸货源成为可能。在过去三年,包括杭州、嘉兴、苏州、南通、无锡等地成为宁波港拓展腹地的新舞台。

  此前,宁波港的货量主要来自杭州以南的宁波、台州、绍兴等地。而浙江省内杭州以北等地的很多货物,都是从上海港运输。宁波港与上海港的交叉腹地则主要是杭州市及其所辖的杭嘉湖经济圈。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原本有南北之分的传统箱源地重新洗牌。

  作为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的重要干线港,又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宁波港与上海港、嘉兴港交通往来便利,实现了港口优势叠加和功能互补。去年,宁波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300万标准箱,增幅居全球30大港口首位,年集装箱吞吐量排名跃升至国内第3位,世界前6位。

  依托大桥优势,大桥南岸“桥头堡”杭州湾新区成为经济爆发式发展的“天之骄子”。如今,杭州湾新区的宁波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已具雏形——16个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签约落户,韩国万都等7家企业已经开工建设。

  作为全省14个产业集聚区之一,杭州湾新区已经有了明确的功能定位: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沿海地区现代服务业重点示范区。地处宁波对接上海的前沿,这里将重点发展海洋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光电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

  凭借地理之便、信息化基础之牢,2010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落户宁波。宁波市委、市政府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推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验区和先行区,杭州湾新区成为宁波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试点,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三网融合”的试点。

  “借助大桥的交通优势、经济优势,未来5年,我们计划在智慧产业园投入300亿元,使智慧产业成为新区成长速度最快、发展效益最好的新型主导产业。”杭州湾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高庆丰胸有成竹。

  蓬勃发展的杭州湾新区,加上慈溪和余姚两个区块,构成了宁波“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的沿湾产业带,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长三角产业链整合中亮出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大桥的开通,也使得宁波的旅游业迈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使宁波旅游进入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两小时旅游圈”的“同城时代”,吸引了沪、杭等城市的高端消费需求市场,中短途的自驾游渐成主流。而大桥的海中观光平台“海天一洲”运营半年来,接待游客41.78万人次,成为宁波旅游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其实,打赢“桥牌”的不仅仅是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后,大桥北翼城市嘉兴稳坐长三角交通枢纽位置,经济从“运河时代”跑步迈向“滨海时代”,滨海新区正在成为嘉兴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大桥成为“15年再造一个经济大嘉兴”梦想的支点。

  苏南、浙北、浙南地区的城市加快“合纵连横”。陆路距离缩短、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港口合作进一步加强,一股打造“沪甬杭金三角”、加速长三角一体化的合力日益强劲,将这片热土最具活力、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和杭州、宁波、嘉兴、绍兴、舟山、台州、温州等地区真正“串联”起来,具有了整体向上的生长力量,浙江的生产力布局将发生重大变化,长三角经济再次腾飞蓄势待发,“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轮廓变得更加分明。

  更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通运营,使得中国东南沿海的港口格局“如虎添翼”。与大上海隔海相望的宁波—舟山港,通过杭州湾跨海大桥与上海的芦潮港相通,再通过上海东海大桥与大小洋山港相连,串起了中国长江出海口江海连运“T”字形的黄金海岸。宁波-舟山港—杭州湾跨海大桥—芦潮港—东海大桥—大小洋山港,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港口群,而杭州湾跨海大桥则处在一线牵两岸的关键环节。

  凌海飞架贯长空。“杭州湾跨海大桥将使宁波成为长三角核心副中心,与上海形成功能匹配”;“除长三角现有的‘沪宁杭’经济走廊外,大桥还将形成贯通南通、上海、宁波‘沪甬通’经济新走廊”;“大桥带来交通格局的转变,这对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将有着质的飞跃”……专家的一个个美好的预言已在现实中扎根、发芽,并将茁壮成长。

  专家点评

  大桥具有历史意义和标志性意义

  胡希捷 原交通部副部长、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

  参与大桥前期的准备工作、后期又担任大桥技术专家组组长,胡希捷全程见证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具有历史意义和标志性意义,它是我国首次建设长度超过30公里的海上桥梁,面临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难题,要组织管理好大桥建设,必须以创新破题。”

  胡希捷认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基础施工、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系统、海上测量定位技术、大吨位箱梁制运架技术都具有相当高的科技水平,许多创新成果已被纳入相关的规范,对今后大工程有积极借鉴意义。在胡希捷看来,杭州湾跨海大桥有四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一是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态度;二是深入细致的前期工作,数年时间、10多个专项、100多个子课题研究,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三是建设中组织专家组、召集大量人才为工程建设服务;四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面对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指挥部始终保持了高效专业的管理水平。

  “今后,离岛钻山的交通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增多,大型桥隧将成为建设重点,杭州湾跨海大桥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创新能力、人才队伍的培养,都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胡希捷认为。

  养护是大桥通车后的最大考验

  杨盛福 原交通部总工程师、著名桥梁专家

  “作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杭州湾有台风、强潮、急流、浅层海底沼气,是世界范围内桥梁建设条件最为恶劣的地方。”在桥梁专家杨盛福看来,参考了丹麦海上建桥以及东海大桥海上施工时的经验与不足,杭州湾跨海大桥充分的前期研究工作、务实的决策为其成功提供了前提条件。

  副市长挂帅,现场机构健全,工作扎实,规章制度健全……杨盛福表示,杭州湾跨海大桥业主管理精细化,管理力量有保证,同时开展劳动竞赛,调动各方积极性,在每个施工环节有培训、有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管理角度为百年精品工程奠定了基础。

  “如今,一些参与过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队伍,走出国门,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这是很大的收获,说明杭州湾跨海大桥为我国桥梁建设积累了经验,更培养了人才和队伍。”对此,杨盛福颇为欣慰。

  “不过,建一座桥不容易,养护几十年更难,要让平凡的工作产生出不平凡的业绩。”杨盛福希望,今后杭州湾跨海大桥能加强养护管理,防止早期破坏,保证百年大桥的安全畅通。

  一座通向现代奇迹的台阶

  凤懋润 原交通部总工程师、著名桥梁专家

  “美国discovery频道评价,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通往现代奇迹的台阶’。”接受采访时,著名桥梁专家凤懋润告诉记者,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桥梁从江河走向海洋的代表作,是里程碑式的工程,书写了中国桥梁事业新的历史。

  凤懋润认为,36公里的海上长桥是个很大的挑战。杭州湾跨海大桥有很多创新点:恶劣环境下,巨大规模基础工程施工;上部工程的耐久性和混凝土防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专用施工设备;百亿元产值零死亡……

  凤懋润表示,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桥梁建设的最新水平之一,在建设理念、技术、管理、队伍培养、装备制造等诸多领域,为后来的青岛胶州湾大桥、港珠澳大桥等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博采众长 运筹帷幄

  王 玉 原交通部副总工程师、著名桥梁专家

  “面对杭州湾如此复杂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和海洋性环境,全体参建者始终以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专业的素质出色地完成了大桥建设管理任务,可以概括为:脚踏实地、博采众长、精心策划、运筹帷幄。”王玉说。

  谈到大桥科技创新成果时,王玉表示,“跨海长桥全天候运行测量控制关健技术”十分具有含金量,它确保了海上测量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加快了施工进度。“这套测量技术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成功应用及在实践中形成的规程和细则,填补了中国跨海大桥这方面的空白,保证了大桥平面和高程数据的精确传递,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另一大亮点,则是大桥建设时期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王玉说,杭州湾跨海大桥36公里长的海上工地规模宏大,用传统方法,管理人员很难盯牢每一个施工者与每一处施工部位。而指挥部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之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中国桥梁从江河走向海洋的里程碑

  张喜刚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分会理事长

  “在杭州湾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建桥是一项极具挑战性、风险性和开拓性的工作。”张喜刚说,但是,杭州湾跨海大桥成功了,它是具有时代特色现代化跨海大桥的建设奇迹,成为我国桥梁从江河走向海洋的里程碑。

  张喜刚回忆,在大桥设计之初,设计者就提出要创新设计理念,将大桥总体设计与桥梁景观、日后运营管理结合起来,将桥型方案设计与建设环境、施工工艺结合起来,将主体结构设计与结构耐久性设计结合起来。

  除了设计理念的创新,杭州湾跨海大桥在设计理论上也有很大突破。张喜刚表示,一是往复流下的冲刷计算理论,填补了该领域大桥设计规范的空白;二是波流力计算,为确定大桥基础形式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通电流的阴极保护计算理论,为大桥百年使用寿命保驾护航;四是结构耐久性设计理论,为海洋环境下的36公里长桥在今后100年的正常使用提供了重要保障。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