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失恋小伙醉酒后高速睡觉 幸亏民警及时发现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1-07-19 10:58:52

老汉在高速公路上“砍柴”被撞伤。

一男子躺在高速公路中央护栏的水泥墩上。

  前天凌晨,一名小伙子因为失恋酒喝多了,迷迷糊糊走上杭甬高速往宁波方向余姚出口不到2公里处,最后竟然在高速公路路肩上呼呼大睡起来,幸亏巡逻民警及时发现并带离高速公路才未酿祸。

  从上月底以来,宁波境内高速公路上接连发生多起行人上高速事故,造成一死一伤。高速交警说,行人上高速是非常危险的,高速公路是行人通行的禁区,一旦发生事故非死即伤。近年来,宁波境内高速公路上平均每年有3名行人因此丧生。

  老汉高速上“砍柴”被撞

  7月11日上午8点左右,在杭甬高速往宁波方向余姚出口附近,一名老汉倚靠在中央护栏边上,头上流了不少鲜血,前方第一车道上停了一辆轿车。

  高速交警经过现场询问得知,老汉姓张,贵州人,今年68岁,是来高速公路上砍柴的,而且砍的都是高速公路绿化带内的小树木。当他砍完柴正准备横穿高速时,被从第一车道驶过的一辆轿车刮倒了。

  经过简单的现场勘查和询问,高速交警迅速将老汉送到余姚人民医院救治。经检查,老汉两肋骨骨折,头皮外伤出血。

  一男子晕倒高速护栏边

  无独有偶。当天上午8点左右,在沈海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往上海方向上桥处,巡逻交警突然发现在中央护栏的水泥墩上躺着一个人。经检查,交警发现该男子身上没有任何外伤,但神志不是很清楚,人也很虚弱。在将其搀扶到警车上时,该男子一开口就说了句:“我三天没吃饭了,实在饿得不行。”交警立即将该男子带到服务区,为他拿来了矿泉水和方便面。

  经了解,该男子是安徽宿州人,今年20岁,在宁波打工,这次是想从宁波走到杭州去找老乡。由于包工头一直拖欠着他的工资,连身份证也押在包工头那里,所以没钱坐车,于是就想徒步走到杭州去,可是不认识路,糊里糊涂地就走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上。因为从宁波走过来已经三天没有吃过东西,饿得实在撑不下去了,所以晕倒在中央护栏边。

  平均每年3人因横穿丧生

  据高速交警介绍,近年来,宁波境内行人上高速公路的事件时有发生,由此引起的交通事故也已屡见不鲜,据统计平均每年有3名行人因此丧生。

  今年6月28日晚上8点多,在杭甬高速公路往宁波方向余姚服务区附近,贵州籍民工燕某因横穿高速公路,被一辆杭州籍小型普通客车刮倒,紧接着又被后方驶来的数辆车碾压,当场死亡。据高速交警初步调查,燕某横穿高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负事故的主要责任。

  去年4月16日晚上7点半左右,安徽籍民工马某在杭甬高速宁波方向余姚出口附近第一车道上行走,被一辆绍兴牌照的轿车碰撞后当场死亡,马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

  前年2月16日晚上6点20分左右,钟某在杭甬高速公路宁波方向余姚服务区附近,被一辆奉化籍厢式货车碰撞,当场死亡,钟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两类路段是事故高发地

  据高速交警介绍,行人上高速主要集中在两类人群,分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和中小学生群体;他们上下高速公路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两类路段,分别是高速公路服务区附近和出入口附近。

  其中,外来务工人员上下高速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段,就是老家农忙期和春节前后,这是因为安徽、湖南等地5月底6月初小麦收割是个民工返乡的高峰期,容易发生上下高速事件,而春节前民工回家过年以及节后来甬打工,也易出现上下高速的情况。

  他们为何要上高速?

  高速交警经过统计分析,民工上下高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民工群体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同时一些不法客运车辆为追求更大的利润无视法律,站外组客、超载运输,为逃避高速出入口的检查,肆意在高速公路主线停车上下客。最近一个星期,在杭甬高速公路上,高速交警就查处了客运车辆违法在主线停车上下客事件20余起。

  中小学生群体由于认知能力上的局限性,可能不清楚高速公路和普通道路的区别,也容易出现上高速的现象,有的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想上高速看看车辆是怎么行驶的,有的则是纯粹贪玩而误上了高速。特别是现在正值暑假,学生放假,脱离了学校的管束,上述现象更加容易发生。

  高速交警为此提醒,高速公路是专供汽车通行的快速道路,行人禁止上高速。

  东南商报记者张贻富实习生谢力通讯员李佰章陈伟权李栋

  本版由东南商报与宁波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东风日产合办。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