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绿、护绿、植绿已经成为逍林镇林西村村民的良好习惯。经过他们的努力建设,村生态河道和湿地公园碧水长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村民游玩、纳凉的好去处。 (孙丰立 岑淑益 摄)
慈溪新闻网讯(记者 朱建炯 通讯员 劳力峰)清清的河水从村边静静地流过,鸭子在河水里尽情地嬉戏。如今,这样的场景在我市的一些农村中重现。
近年来,为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生态型河道建设目标,我市扎实推进镇村河道整治和生态河道建设,积极开展新农村生态河道示范村创建工作,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市累计完成镇级生态河道建设157条,总长351公里,建成宁波、慈溪两级生态河道建设示范村84个。河道整治工程的有序推进有效保护了我市水域面积,明显改善了河道水环境,为省级生态市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我市水域面积广阔,共有乡村河道5000多公里。大多数河道虽然逐渐失去了交通运输的作用,但依然承担区域内防洪灌溉的重要功能。许多河道因多年没有得到疏浚,河道内水生植物腐烂,淤泥堆积,给防洪带来很大压力。近年来,我市将河道整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从2004年开始,启动了镇级河道整治五年计划,主要是对河底淤积相对偏高的河道,选择性地进行清淤,对全市所有村级三类河道进行一次彻底的疏浚整治,逐步恢复了整洁、自然的乡村生态河道面貌。
同时,结合河道疏浚,我市还赋予了河道整治以美的涵义。将河道整治与“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等结合,将河道整治的目标定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形成具有乡土特色的河道整治模式,出现了如逍林镇联明村、杭州湾新区富北村、庵东镇华兴村等一批生态河道建设的典范。这些村按照“生态、水艺”的理念做好村级河道整治工作,在清淤护坡的同时有选择性地种植了一批水生植物,延长河道疏浚周期,使水与自然更加和谐,河与村容互相映衬。农村河道整治亮村貌惠民生。今后我市仍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大力推进镇村河道整治。根据有关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市计划整治长约500公里镇级河道,建设100个新农村生态河道建设示范村。其中2011年计划整治镇级河道57条,长93公里,建成新农村生态河道示范村20个。截至6月底,全市镇村河道整治已投入资金1874万元,占全年计划63.2%。列入今年整治计划的57条镇级河道已经动工44条,其中完成36条,完成长度66.8公里,拓疏土方53.2万方,完成生态护坡19.2公里,沿岸绿化8.3万平方米。列入今年实施计划的20个新农村生态河道示范村有17个村动工整治,已完工5个,共拓疏土方27.4万方,完成生态护岸27.4公里,增加绿化面积3.08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2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