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从吃海、耕海到养海 象山:“放牧”海洋
稿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 2011-07-21 14:06:12

  浙江日报象山7月20日电 最近,潜水员从象山渔山列岛海区捞出了个头硕大的海参,其中最大的个头长达25厘米左右,体重超400克。据潜水员观察,大白礁海区海参分布密度较好,宁波海域不宜底播养殖海参的“定论”从此被推翻。

  当地人解释,这是象山在海洋里“放牧”的初探。

  “就像赶着成群牛羊到广阔的草原上放牧那样,把海洋中的各类鱼聚集起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让它们在海洋牧场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繁殖。”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周瑞怀给笔者描绘了这种生态式的海洋牧场未来的模样。

  按规划,象山将科学高效建设象山港、韭山列岛、渔山列岛三大海洋牧场试验区,到2015年,海洋牧场建设区面积达50平方公里,带动周边海域资源保护与恢复,辐射海区超过500平方公里。

  象山是我国海洋资源最为丰裕、海洋特征最为鲜明、海洋生态环境最为优美的县域经济体之一,海域面积6618平方公里。但近年来,在东海近海区域,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已出现疲软症状。为此,象山启动了以人工鱼礁和增殖放流为主的海洋牧场工程,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人工鱼礁”是建设海洋牧场必备的设施。如果你潜入渔山列岛东北侧海域、象山港白石山附近海域,就会看到许多通过清洗改造的报废渔船和水泥框等“人工鱼礁”堆放在海底,足足有15000多立方米。它好比是海洋生物的家,鱼类自由地躲藏在阴影中,而且一些微小的海洋生物和海藻牢牢附在上面,成了鱼类丰富的食物。最近,象山已在韭山列岛的三个海湾投放深水网具,以形成面积达200公顷的海珍品自然放养区。

  根据当地水质和传统渔业资源的情况,象山在渔山列岛海域放养了名贵水产品苗种1000余万尾。“1立方米海洋牧场区比一般海区平均每年多增加10公斤资源量。”专家估计,一旦海洋牧场顺利建成,整个宁波生态养殖面积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比重将由现在的10%提高到40%,增殖资源的回捕量将由现在每年约3000吨提高到3万吨。

【编辑:徐挺】